强攻近战在灭火战斗中的战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月22期   作者:王涛
[导读] 强攻近战是灭火战斗中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作战中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
       王涛
        鸡西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

        摘要:强攻近战是灭火战斗中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作战中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是一代代消防员通过实践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之一。随着灭火装备更加先进了,进攻手段更加现代化了,但强攻近战的传统不能丢,强攻近战的作风不能改,强攻近战的战术应用将永远不会过时。
        关键词:强攻近战  灭火战斗  应用
《消防救援队伍执勤战斗条令》中明确指出:“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是灭火战斗中的作战原则,控制是为消灭创造条件,消灭是灭火战斗的最终目的。要达到最终目的,就必须靠强攻近战来解决,因此,消防指挥员必须牢固确立强攻近战的意识。
        1. 实施强攻近战在灭火战斗中的主要因素
        1.1远距离灭火装备在灭火进攻中的不足
        现在的消防水炮射程在50~80米左右,水枪射程10~20米,这是目前灭火比较近的作战距离,而在实际灭火中,扑救居民家庭火灾水枪射流应控制在10米充实水柱,火势猛烈才用13米射程水流,这时才是灭火的最佳距离。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远距离灭火的器材装备都不可能存在,即使解决了灭火导弹、灭火炮的很多技术、效果、经费、训练等问题,但是在实际灭火战斗中也将存在诸多问题,如,灭火导弹、灭火炮碰到目标就炸,而扑救建筑火灾时,要求灭火导弹和灭火炮要穿透到建筑内部,现在的建筑外层类型繁多,就从窗户来看,玻璃厚度不同、窗户大小不同、窗框材质不同,穿透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再如,这些高尖端的装备需要训练场地,其占地范围、经济投入都是难以想象的,很难普及到基层消防救援队伍。
        1.2必要的操作空间在灭火进攻中的缺少
  在发生的火灾中,85%的火灾都是建筑火灾,如火势在建筑内部燃烧,那么外部很难清楚地观察到燃烧的状态及其发展蔓延情况。建筑火灾周边没有开阔地,不可能各种装备、车辆都围绕建筑进行射水灭火,而且建筑内部环境复杂,进攻路线诸多曲折,不接近火点难以直接打击火源,不进入房间难以有效打击火势;哪个房间在燃烧,必须从楼梯通过走道,或者经过窗户、阳台进入哪个房间射水,才能有明显的灭火效果。
        1.3现场和技战术需要在灭火战斗必须近战
        目前我们执勤业务训练大纲的有关灭火的技战术合成训练,都是要通过近战、或必须经过近战才能有效应用。如被救的人员受烟火威胁,开辟救人通道或排烟掩护救人都必须顶着烟火上;冷却疏散燃气瓶、燃气瓶都必须抵近操作,先冷却关阀,再搬动转移;关阀、堵漏、破拆更是零距离行动,当前这些灭火战斗没有一项可以远距离遥控完成,因此,通过实战证明,灭火战斗中必须有强攻近战,近战才有威力、近战才有主动、近战才有效果。
        2. 开展强攻近战在灭火战斗中的时机
        2.1强攻近战的第一时间段是初战,基层指挥员需抓住时机。
        消防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火场后,因为火灾未形成规模,因此是强攻近战的最佳时机,基层指挥员要果断地、坚定不移的组织力量深入内攻。初战指挥是实施内攻的最好时机段,烟火刚起,情况明了,有很多有利的机会,基层指挥员千万不要失去这些难得的、很快就会失去的战机。

特别是二、三层楼起火,不要以为火点在水枪的射程之内,就部署水枪在地面射水进攻,许多战例告诉我们,这样“高打高吊”必然要吃大亏。基层指挥员必须确立这样的战术意识:只要有一丝机会、有一点可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要充分发挥攻坚组的作用,深入燃烧区域组织进攻,与火势近距离、面对面实施打击,这与在外部射水进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只要在内部站住脚跟,事情就好办了,内攻近战无论在截住火势蔓延,或是扩大效果、步步深入,或是及消灭火源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2.2强攻近战的第二时间段是堵截防御,中层指挥员需掌握主动。
        中层指挥员到场后,火场上火势的基本处于迅猛发展蔓延,以下风方向最猛烈,侧风方向次之,上风方向比较缓慢,指挥员通常选择下风方向堵截火势的最佳阵地。就应对火势来说,下风方向是最有效防御阵地,也是最艰难困苦的作战阵地,前方是迎面而来的火势,身后往往是被保护的建筑、物品或设备,阵地活动空间小,有时只是一狭窄阵地,一狭小巷道,甚至只有一墙之隔,没有退路。强烈的辐射热烘烤,凶猛的火焰紧逼,滚滚浓烟扑面而来,有时甚至是视线不清,昏天黑地,似乎难以守住、却又要苦苦坚守的必争之地。因此这一阶段的中层指挥员指挥就非常关键重要,控制好就掌握了主动,控制不好就会陷入被动。这样的近战防御,就是近距离阻击凶猛的火势,与深入内部近距离打击火源一样,有着同样重要的作战效果,也是决定灭火战斗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
        2.3强攻近战的第三时间段是总攻,高层指挥员需统筹全局。
        高层指挥员到达火场时,一般都是初期失利、中期失控,投入灭火救援力量多,情况复杂,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火场等情况。指挥员应该根据把握全局,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对火灾发动总攻,通常是内外结合、以内攻为主的作战行动。展开总攻以前,外攻的实施一般限于对建筑突破外壳,火焰冲天的部位,火势向某一方位有猛烈扩展趋势的部位,门窗口喷出凶猛火焰的部位,窗口火焰翻卷而出、有向上层快速蔓延的等部位的攻击。展开总攻时,外攻的主要作用是打击暴露的明火,压制主攻部位的火势,冷却建筑结构,起到掩护的作用。展开总攻后,真正完成灭火任务的还是靠内攻行动,优势兵力分成若干作战小组,通过强攻突破、纵深发展、分兵合围、逐片消灭的步骤彻底解决问题。
        3.组织强攻近战在灭火战斗中的要求
        3.1突破口要选准
        一是离行动目标最近、便于进出、便于供水、便于进攻的部位;二是能够抓住火场主要矛盾,完成主要作战任务的进攻点,如救人、扑灭火源、疏散贵重物资等;三是从整体作战意图考虑分队行动,如查明情况、破拆接应、纵深特殊行动等。
        3.2作战行动要坚决果断
   强攻近战不能犹柔寡断,不能有等待或侥幸的思想,“等烟雾稍微淡一些”,“等温度稍微低一些”再行深入的想法会断送可能的成功机会,因为开始感觉烟雾稍浓、温度稍高的时候,已是进攻的最好状态,再往下去,火情愈演愈烈,内攻环境越来越差,强攻近战的机就不复存在。
        3.3灭火力量要充足
   内攻是克服烟火障碍、完成特殊使命的作战行动,力量部署必须强势,不能够不疼不痒的这边一支枪、那边一支枪,而是要集中一定数量的水枪,确保能突破口子,能撕开烟区,能降低高温,能掩护内攻行动进行。烟气浓、纵深远的区域,要组织梯次水枪协调行动;必要时应采取水炮,带架水枪等重式器掩护开道,其他攻坚力量策应配合等措施。

参考文献:
伍和员《消防战训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