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婕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政务服务中心 727100
摘 要
近年来,耀州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区的过程中,深入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建设被列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成为促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耀州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建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个、农村综合文化室117个、农家书屋117个、社区文化室12个。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建设标准,3个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二级综合文化站,1个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三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8个(包括:纪念馆、展馆、武馆、艺术中心、影城等)。
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阻碍发展的因素,耀州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服务研究以耀州区的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情况、人员基本情况、开展服务情况、人员经费保障情况和红色文化建设为主,总结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提出了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设备缺乏、管理服务工作滞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经费保障缺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进而结合国家对公共文化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新政策提出了促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培育和规范基层群众文化组织,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志愿服务,以及基层文化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对耀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文化 基础设施 文化服务 耀州
一、耀州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一)耀州区公共文化基本情况
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置县历史216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和《陕西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6]30号),深化我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以“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提升效能、服务群众”的原则,为改善耀州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核心,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社区教育、农家书屋等方面的:场地、设施、项目、资金、人才资源方面在镇(街道)和村(社区)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设备齐全、服务规范、群众满意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场所,耀州区制定并印发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016年、2017年、2018年3个年度建设计划,计划在3年内建设完成20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2016和2017年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9个,其中完成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1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6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2个,达标率100%,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0%,完成三年建设任务的64%。这给耀州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夯实基础。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有区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个,农村综合文化室117个,农家书屋117个,社区文化室12个。
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建设标准,3个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二级综合文化站,1个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三级综合文化站,墓坳中心社区被评为陕西省示范社区,“耀州大舞台” 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示范项目,全区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农村配套图书27万册,光盘2万余张,电脑、电视、VCD等宣传设备50多台,锣鼓、服装等文艺团队设施3.6万件,流动舞台车1辆、流动图书车1辆、数字电影放映队13个,覆盖率达到100%,各类书画协会、文艺团体150多家,文艺、书法、绘画、工艺、摄影、美术等文化艺术人才近万人。区级重点文化工程---耀州区锦阳新城核心组团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已建成(内设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影视厅、舞厅、球类、棋类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各类艺术培训、青少年、老年学习活动场地。设计时划分为四大功能:图书馆、剧场、艺术培训、体育健身。)区、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文化活动设施和条件大为改观。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耀州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共实施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项目8个。2016年10月建成“耀州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标准为国家A类标准剧场,现已投入使用,总投资1.6亿元。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铜川分会场演出活动、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全民经典朗读范本》首发仪式活动、上海歌舞团原创舞蹈《朱鹮》、2017年的耀州春晚等大小文化活动50多场次;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唱响了主旋律,引领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陆续建成鹞子高三武馆、孙思邈纪念馆、沮河河滨公园、柳公权艺术展室建成开放,与柳公权范宽纪念馆、林徽因故居、于右任纪念展馆、老舍纪念展馆、文庙街等众多文化名人展馆。共计9处,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截至目前服务群众达10万余人,为耀州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了耀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特色品牌,传承和保护了耀州传统文化,体现了耀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亮点和特色。
新建文化产业项目“中影巨幕影城、华夏星光国际影城、大地影院、马咀8D影院、王家砭村3D影院、锦阳新城文体综合配套服务PPP”等项目, PPP项目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运作,共同建设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上项目建设城乡合理布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耀州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滞后
文化站建成后,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文化站被借用、占用现象严重。文化站要求独门独院,目的是便于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建设项目由过去的7.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8万元,资金虽然增加了,但如果文化站要重新征地建设,购置新设施,28万元远远不够。因此,镇(街道办)文化站选址大多在镇政府院内,有的镇(街道办)文化站和其他如计生、司法等项目捆绑实施,这样就造成部分镇政府通盘考虑工作等原因,镇(街道办)文化站大楼功能室被借用、占用,文化站使用面积大为缩减,出现文化阵地流失或被挪用的现象。
(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兼职较多,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
镇(街道办)文化站队伍“兼职”、“外行”现象比较普遍,人员更换频繁,而且部分文化站缺编少人或有编无人,文化站长或文化专干多是身兼数职,既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日常工作,又要做好兼职的各项工作,还要配合镇(街道办)政府各项中心工作,造成文化站长或文化专干“分身乏术”,势单力簿,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同时,现在的文化站长或文化专干很多既不会吹拉弹唱、又不会琴棋书画,缺少文艺专长,有些还不懂电脑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铜川市耀州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16(30).
[2]铜川市耀州区2015年、2016年、2017年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