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月22期   作者:诸锦 彭剑
[导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意在提升整个电网发电系统的运行质量

        诸锦  彭剑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28
        摘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意在提升整个电网发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并且同步实现节能效果的取得。储能技术的合理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光伏并网发电背景下电力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模式。结合实际的电网运行模式找到技术应用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储能技术的作用,最后,还需要针对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更好地持续发挥系统的作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光伏并网发电;储能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光伏并网发电在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中属于具有先进性的发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储能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不仅对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具有优化和改善作用,也有利于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取得新的技术研发进展。
        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
        与传统的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相比,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光伏发电系统的这些特征也是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握和控制的要点,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外部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指标显示出强烈波动的状态时,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会发生同步的震荡性变化,具体表现在输出功率的波动上。而若气象情况呈现不断波动和变化的状态,则会对 整个系统的运行带来非常严重的稳定性影响。②系统运行成本较高,虽然光伏发电的背景下系统运行的能量来源主要集中在太阳能方面,但由于太阳能可控性相对较低,要想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就需要匹配跟进应用能源跟进应用技术,对能源的吸收应用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随着电网系统规模的扩大,相应的跟踪技术应用模式和系统要求也呈现出不断提升的状态。这必然会提升系统运行的成本。③并网发电模式下网点的电压和并网电流的电压值要保持同一水平,这也是提升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并网发电的模式下,光伏阵列是发挥电力输送作用的核心结构。在运行原理 方面,整个供电网络系统主要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池达到供电效果,在整个供电网络中进行应用时,电池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串联或并联。在将基础的电池结构完成连接后,方可进一步进入组件的组织和安装环节。另外,在实际安装操作中,需要根据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需求考虑是否需要加入支架装置。另外,MPPT装置也是整个网络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主要乞讨对光伏发电装置的性能提供保障的作用,这也是为了减低上文所述的温度指标和 光照指标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不良影响。而本文所重点探讨的储能环节的技术应用,在具体作用发挥上起到控制调节作用。即在光照充足的阶段对富余的光能资源起到储存作用,以便在光照资源缺乏时进行及时补充应用,促使供电系统的功能发挥在平稳性上达到更好地效果。下图1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示意图。
        
        图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示意图
        三、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了解了整个并网发电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流程后,下文针对储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一)电力资源应用峰值调节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尤其是并网运行的模式下,电力资源的应用峰值阶段所需要的电力资源供应量要求是非常高的。有了储能技术的支持,对于电力峰值的调节工作就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完成。利用储能技术,可以结合电网系统运行中的实际运行需求对电力资源的应用分配量进行调节和配置。不仅能够确保高峰期富余电能的充足供应与应用,更能够保证在相对的低应用需求的背景下及时完成电能的储存。这种供电方式意味着电能的最终应用能够取得更好地效果。
        (二)在微电网的运行中进行应用
        输配电网系统的运行中,微电网的应用是一个整体趋势。由于微电网本身的运行模式和运行结构中,光伏电源是核心结构。有了储能技术的支持,整个微电网的运行状态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和改善,整个电源系统的负荷能力和负荷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了更加灵活的调节作用,供电安全性和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实现同步的提升。
        (三)供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电网电能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储能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对于供电的整体状态,尤其是对于电流的逆变问题的处理,在储能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可以针对有源滤波指标以及整向角指标和电压指标进行有效控制,这些指标的控制有利于提高供电系统的整体应用有效性,使得电能的供应在整体系统流程的科学性上得到相应保证,同时,也能规避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产生的直接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供电质量的保障中,安全问题也同步都得到了解决。
        四、储能技术的未来应用需求
        从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上分析,储能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仍然具有非常充足的空间。且技术发展的方向应当结合现阶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First 进行改良和优化。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应当重视对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效果和控制力度,尽可能最大化地通过屏蔽和降低风险的方式将外部环境对网络运行系统的影响,另外,储能技术本身的应用效果也应当重视提升和优化,改进的要点主要表现在功率和能量的密度指标的提升以及将储能装置的循环应用效果实现提升。
        五、结束语
        综合分析可知,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地运行效果,储能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必然趋势也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提升技术能力,优化技术环境,并且对技术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最终为此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陶琼,王德顺,叶季蕾,etal.考虑储能配置模式的多数据源融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纳分析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8,44(4):1093-1098.
[2]安鹏.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并网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036(004):69-70.
[3]李潇潇,徐忠良,李悦悦,等.分布式调度储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63(09):85.
[4]王林清.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并网中的应用[J].轻松学电脑,2019,000(00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