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沈阳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暖通技术在现代建筑领域应用广泛,以其为基础的暖通空调系统成为全球各地建筑物主流配套。虽然现阶段暖通技术发展成熟,施工控制趋于严格,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体验的追求和环保意识日益进阶,仍然会出现工程质量和用户体验问题。
关键词:我国暖通技术;现行应用;质量优化措施探究
引言
建筑物中的暖通空调能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温度和气流速度,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现代居民高品质的生活追球。目前,国内大型企业都在积极完善空调的制造工艺,推出了一系列暖通空调产品,适合不同气候地区的建筑物施工需求。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增加能耗。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空调系统会对身体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于空调运作的特殊原理,会影响室内的空气循环,导致新风量不足,要提升空调的性能,提升建筑物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水平。
1现代建筑中,暖通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1.1加强施工准备部署和过程监测
施工准备是施工行为的起点,和影响施工目标达成的关键性指标。在施工前,应当由专业技术工程师,根据项目需求和建筑物环境现实情况,拟定符合客观条件和用户主观期待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应急措施。其次,应当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施工现场准备,保证必不可少的道路环境和水电线路的落实。最后,应当通过对通风管道、空调水管的预留,以及对其进行的设备基础性预埋等预留处置的形式,来为偏差修正提供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应采用钢套管来完成空调水管的预留,而通风管道需采用与之匹配的木盒,并将其预埋到建筑体中待完工后取出。在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支架的制作和空调风管的安装纳入过程监测。首先,应当确定支架的准确位置,并以不同的管道类型为依据,正确评估支架的承载能力,保证管道撑起力度。其次,应选择防腐性较强的支架以延长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空调风管的安装应当根据安装计划确定风管的标高与安装位置,并在连接处使用强力密封设备进行密封,最后,合理规划风管吊杆间距,以保证风管露出部分的美观性。
1.2暖通工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分析和优化方法总结
根据暖通工程施工经验,管道系统安装、噪声处理和滴漏问题处理中的工程技术应当在实践中被重视,以确保施工质量。在安装前,对工程所需的阀门、管道以及相关组件的质量进行确认,并应用实验检测法在增压环境下,对管道密闭性进行检测。具体的操作步骤为,确定日常工作下的标准压力0.7MPa,将压力调高百倍进行试验,观察10min内压力的下降情况,若降幅小于0.2MPa,证明管道密封性合格,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可利用弹簧阻尼减震器,将风机和管道链接,以改善声音环境,降低噪音出现的概率。管道密封性和保湿效果差是产生滴漏问题的主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管道密封环节,增加阀门保温功能,并以保温套等手段增强保温效果,达成对滴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目标。
2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
暖通空调已成为我国建筑物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提升建筑功能性有积极意义。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遵循科学有效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市政热源,对室内进行稳定的热量供应。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需求,优化各类设备的配置。通常情况下,系统热交换站要根据项目施工情况,科学设定供热面积、热负荷等参数,精确测量供暖温度、压力和设备运行的电量大小。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地下室进行热力小室的设计,合理布置相关配件、设备,安装泄水口,避免积水浸入杂物间。同时,施工单位为了保障暖通空调的安全稳定运行,要在施工之前划分相应的防火区,设置防烟区或者其他消防空间,要实现排风与排烟的关联互动。采用结合性的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物内部结构,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当在防火区内增设自然补风口,在连接处设置关闭防火闸。
3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途径
3.1完善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
施工单位首先要采用合理的冷热源,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合理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由热泵型机组、水冷机组等几部分组成,施工单位要本着节能环保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机型,配置相应的冷热源。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考虑电荷峰谷的差值,采用蓄冷系统将水进行储存,在高电价时进行热量释放,从而提升项目的节能水平。另外,要应用变频系统。近几年,变频技术已成为空调系统的核心,能有效解决以往空调系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节省能源和后期维修费用。施工单位在选择设备进行时,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根据全负荷下的电量情况,设置各类设备的额定功率,采用变频技术及时调整空调设备的输出功率,通过末端装置补偿室内的负荷变动,从而调节室内温度和能源消耗。
3.2优化空气源热泵
施工单位要注重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方式,在夏季要通过空气能热泵对外部空气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要对室内进行供热,并且要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与传统技术相比,空气源热泵技术能给大幅度提升供热和制冷水平,各地区也应当积极发展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的配置模式,实现互补供暖。
3.3完善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
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是将气体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转化成液体,根据室内的温度调节需求来供应热源。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通过对热水的处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电力负荷,并且在低温环境下能有效满足热交换器的冷却要求,从而提升节能环保水平。
3.4充分利用太阳的能源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利用太阳能源进行室内供暖,将太阳能转化为暖通空调系统所需要的内部能源进而室温调节,实现能源节约。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太阳能源丰富,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将太阳能源充分应用到暖通空调系统中。
3.5实现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都需要通过人工控制来调节能源的供应,尽管这种设计方式能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自主调节,但是能源消耗相对较高,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自控技术,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要提高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提升系统的综合节能效果,并且要对各部分管路系统进行升级,保证暖通空调的独立性。
3.6有利于精准把控施工中的重难点
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的重难点在于对冷热载荷的测算、设备参数的计算分析以及中央空调等空调系统设备、新风及送排风机等通风设备,特别是热水锅炉等能源供热等设备施工难度大的问题。BIM技术的介入有利于实现对上述施工重难点在构件布局、安装定位、设备材料采购、资金安排、施工周期、施工方案编制以及施工机具设备和劳动力安排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实现对施工重难点的精准把控。
结语
现代绿色建筑理念下,BIM技术的介入和运用,对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也倒逼着施工建设单位对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使更多人更加关注BIM技术的发展走向,期待它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现实意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项锟.BIM技术在综合管线安装中的应用浅析[J].长江技术经济,2019,(A1):27-30.
[2]刘疆.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7(02):150-151.
[3]郭振彪,郭军政.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8(02):72+75.
[4]管志伟.对当前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