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光富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 陕西 727307)
【摘 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煤矿粉尘来源及其浓度情况,针对粉尘来源特点探索降尘技术及工艺,做到因地制宜,分源治理,对现代机械化矿井粉尘综合治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粉尘 集中消尘区 捕尘网 综合治理
1 前言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矿井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巷道的掘进方式为综合机械化掘进,随着采掘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矿尘的产生量也随之大大增加,整个生产系统产生大量的矿尘,严重影响井下空气质量和职工身体健康。
2 矿尘来源及其浓度情况
通过从矿井煤炭生产、运输过程分析矿尘来源,并采用粉尘浓度测定仪进行测量统计,井下矿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采煤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采用的采煤方法是走向长臂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两顺槽长度为2500~3000米,工作面长度为235米,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为“U”型通风,工作面配风量为1000~1500m3/min。工作面生产时在采煤机割煤和移架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尘,采煤工作面产尘量达到矿井总产尘量的45%。
2.2 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全部采用综掘机进行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量为500~800m3/min。在综掘机割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尘和岩尘,掘进工作面产尘量达到矿井总产尘量的30%。
2.3 运输系统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不断增加,运输系统越来越长,造成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转载次数随之增加,煤炭从采煤工作面运输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矿尘,这些矿尘通过矿井通风系统又全部进入井下各个用风地点,系统产生的矿尘占矿井总产尘量的25%。
3 综合防尘技术探索实践
通过分析矿井主要产尘情况,根据矿尘来源和扬尘特点分别制定综合降尘措施。引进先进的除尘工艺及技术,对矿井现有除尘设施进行优化改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矿井各生产、运输系统环境的粉尘浓度。
3.1 采煤工作面降尘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面支架架间喷雾,保证工作面在移架过程中架间喷雾同步进行,有效降低移架过程中产生的矿尘;二是在采煤工作面回风系统中建设集中消尘区,消尘区长度为50米,底板全部硬化,在其中安装全断面消尘喷雾5道,工作面生产期间全部开启,能够有效防止工作面粉尘进入回风系统;三是在皮带机头转载点安装封闭捕尘网,将转载点包裹在捕尘网内,并在捕尘网内安设两道高压喷雾进行降尘。
采用多种降尘措施后,经分点测定,采煤机下风侧平均粉尘浓度降低72~80mg/m3,综合降尘效率为40%~55%。采煤工作面回风流平均粉尘浓度降低54~60mg/m3,综合降尘效率高达60%~70%。
3.2 掘进工作面降尘措施
针对掘进机在割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煤尘和岩尘,一是在综掘机上安装高压喷雾降尘装置,掘进机在作业时,开启本装置,正常掘进过程采用高压水射流,对准掘进机截割头喷射降尘,降尘效果显著。掘进过程中通过换向阀,切换为高密度细雾降尘,水雾迅速覆盖掘进全断面,可瞬间将大量矿尘在源头消灭;二是在综掘机上加装风水联动除尘装置,经调试后该系统雾化效果好且能够全面覆盖截割头,能有效降低割煤过程中的产尘量;
采用多种降尘措施后,经分点测定,全煤掘进工作面后巷回风流中粉尘浓度降低60~80mg/m3以上,综合降尘效率高达70%~78%。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后巷回风流中粉尘浓度降低40~55mg/m3,综合降尘效率为50%~60%。
3.3 煤炭运输系统降尘措施
一是在承担煤炭运输任务的胶带巷内每500米安装一套自动喷雾降尘系统,其控制原理为传感器感应到皮带上煤流时发出信号到主控箱,喷雾打开;当皮带上无煤流经过时,电动球阀自动关闭,停止喷雾,实现喷雾开关与皮带运输系统起停同步,有效降低煤炭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矿尘;二是在主皮带巷与进风巷间所有联巷安装全封闭捕尘网,并在捕尘网上风侧安装一道全断面喷雾,将煤尘集中后进行消除。经试验,捕尘网可以有效防止胶带巷煤尘进入进风巷污染新鲜风流,能够有效提高井下用风地点的空气质量;三是在胶带巷主要转载点安装全封闭捕尘网,并在捕尘网内安装两道高压喷雾进行封闭降尘;四是在胶带巷每处水仓附近建设集中消尘区,每处消尘区设集中消尘喷雾5道,生产期间全部开启,喷雾产生的积水通过地坪、水沟引导至水仓。
4 结论
由于煤矿生产过程产尘量大且较为分散造成矿尘治理难度大,所以矿尘防治必须根据井下实际条件分源治理,全程控制,采取消尘源、除积尘、防扬尘、降浮尘的综合治理方针,其中消尘源是根本。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一套有效的综合防尘管理系统,彻底降低了井下各个工作地点的矿尘,达到了防尘最佳效果,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门泉福,舒新前,松涛,宫伟力,陈雪峰,超高效气溶胶净化系统有效性现场检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0, 4((10),2301-446
[2] 赵振保,杨晨,孙春燕,舒新前,煤尘润湿性的实验研究,煤炭学报,2011,36(3),442-446
[3] 李满,徐海红,舒新前,化学抑尘剂在抑制煤尘中的应用探讨,中国煤炭,2007,33(8),46-48
作者简介:武光富(1976—),男,安徽阜阳人,汉族,机械工程师,本科,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通风部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