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史峻梅
[导读] 研讨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


史峻梅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00)
【摘要】目的:研讨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方法:对2019年8月-2020年7月我院治疗的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各随机抽取42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接受宫缩剂治疗的为对照组,进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止血用时。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及止血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产妇出血量,缩短出血用时,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必须及时开展救治。75%左右的的产后出血均因宫缩乏力所致,即子宫纤维收缩无力造成对血管的压迫性缺失引起出血。长时间的生产以及情绪过度紧张均是造成宫缩无力的原因[1]。本文旨在研讨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9年8月-2020年7月我院治疗的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各随机抽取42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年龄24-37岁,平均(29.21±2.43)岁。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28.94±2.19)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缝合后接受宫缩剂治疗:给予静脉滴注10 U缩宫素(镇江恒新药业;国药准字H32024969)治疗;研究组进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前提为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不是因为凝血功能存在问题或产道撕裂引起,病人存在较好的宫缩。手术前告知病人将膀胱排空,待胎儿分娩后,给予病人静脉滴注20U缩宫素以及5%的葡萄糖。若胎盘娩出后的45分钟内出血量超过450mL,则需进行阴道宫颈的常规消毒,然后给予子宫按摩,进而协助产妇完成宫腔内积血的排出。治疗者将食中指探入病人宫颈,对宫颈两侧到膀胱腹膜位置反折0.5到1cm,大约沿宫颈3到9点方向向前偏0.5cm位置展开探查,范围在4到5cm。通过食中指的指引,借助无齿卵元钳钳夹宫颈两侧子宫动脉下行支和宫旁管,并采用2/0可吸收线在宫颈左穹窿2点方向位置进针,4 点方向位置出针,右穹窿进针位置为10点方向,出针位置为8点方向,操作方法同上。也可借助阴窥器完成上述钳夹操作。术后留导尿管。选择1到2格为无齿卵元钳的上齿格数,上钳后用纱布固定,平行于病人身体纵向放置,然后病人取平卧位,对病人的出血量及出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待4小时后,若病人未见活动性出血,宫缩情况良好,即可取出钳夹。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止血用时。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止血用时用n%表示,2检验;产后出血量用表示,t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产后出血量对比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据调查,分娩致产妇死亡的实例中,超过一半为产后出血所致,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临床上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问题、胎盘以及软产道损伤等,一般产后发生严重出血时,优先救治生命原则,医生会进行子宫切除,致使产妇永久失去生育能力,给其身心带来沉重打击[2]。
   本次对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研究中发现:经治疗,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以及止血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产妇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长。相较于常规缝合后接受宫缩剂治疗,对产妇迅速开展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并配合以宫旁血管钳夹,可强制性使病人子宫进行收缩,再辅以缩宫素,可有效解决凝血功能异常情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适宜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王音力,李彩球.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4):497-500.
   [2]刘丹.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与B-Lynch缝合术在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3):3108-3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