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杰
(成都体育学院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增强患者腹部的稳定性从而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以达成共识。目的:收集通过提高核心稳定性来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以说明其研究进展。方法:使用各种国内外电子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查找与搜索。对文献的结论和质量进行比较和评估。结论: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和其他治疗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NLBP患者的疼痛,但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更优。对于不同人群,年龄和性别还需要具体的干预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非特异性下腰痛;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
1.前言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全球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在美国20~69岁成年人患有NLBP的患病率为13.1% 。在发展中国家LBP的患者比例略低一些,在中国为64%[1]。据估计,不论何种治疗,80%~90%的患者在6周内康复,但5%~15%会发展为慢性腰背痛(CLBP)[2],LBP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目前,治疗该病的手段不一,但在大多数临床实践指南中, 运动疗法似乎是缓解疼痛和改善慢性腰背痛患者功能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
2.作用机制
2.1腰痛及慢性下腰痛
腰痛(?low?back?pain?LBP)是以下腰背部疼痛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疾病,腰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急、慢性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下腰部的疼痛。研究表明,核心稳定肌肉的体积减小和一些椎旁肌的脂肪增多也会导致NBLP[3]。核心稳定性训练是通过增强核心区肌肉力量,改善腹部和腰背部的肌力平衡,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治肌肉异常的运动模式以及矫正骨关节疾患。核心力量的训练实际上主要是针对训练深部躯干肌肉,从而提高核心稳定性。
2.2核心稳定性
核心力量的提出是源自对核心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探讨。2006 年,KIBLER 首次将核心稳定性等相关概念引入到竞技体育的相关领域[4]。陈勇、陈晶等人则以为是针对人体腰腹部核心肌群的稳定、力量、平衡等能力的专门训练。躯干核心区局部稳定肌在较低助力下即可激活,同时在运动前为躯干提供一个稳定状态,为无固定的肌收缩提供运动支点,是维持身体基本姿态和运动的基础。运动时呼吸动作的配合对核心区肌肉力量及其稳定性同样有重要影响作用[5]。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可将肌肉分为两类: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
2.2.1核心肌群
在国内,核心是指由“腰椎 - 骨盆 - 髋关节”形成的整体。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局部稳定肌,如棘间肌、回旋肌等,分布深层、肌群较小、肌纤维短、主要功能是保持各椎体及关节之间的稳定性。第二种类型是整体原动肌,包括竖脊肌,髂腰肌等,多数位于身体的浅层、体积大、肌纤维长,主要作用是使脊柱产生屈伸、侧弯、旋转等大范围的运动、同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核心力量的增强必然会使核心稳定性增强,核心力量的增强是核心稳定性增强的具体体现。
2.2.2腹内压
脊柱的稳定性依赖神经肌肉的协调控制和事宜腹内压的增加,以限制肌肉运动的过度或异常活动模式。影响脊柱稳定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数据之一是腹内压。腹腔内的压力是由膈肌,盆底肌和横向腹部肌肉等的相互运动所形成的。据Hagins M[6]等人的报道,在静态和举重期间增加的腹内压力可以减轻脊柱的负荷,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3.临床疗效
3.1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比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传统腰背部康复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得出二者都可以减轻患者症状,但核心稳定性训练有更好的疗效。有以何本祥[7]等人研究发现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和传统的腰背部康复训练均可减轻 NLBP患者的疼痛,提高腰背部的活动能力。刘红举等[8]研究发现二者结合可以更好治疗NLBP,且短期内不易复发。这些研究表明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传统腰背部的康复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中利用悬吊系统训练患者的治疗方式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核心稳定性,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金苗[9]研究发现,表明与磁热组和药物组相比悬吊运动疗法在帮助 改善腰部的功能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3.2核心肌肉力量增长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比提高核心肌肉力量与传统的腰背部康复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得出二者都可以减轻患者症状,但以提高核心肌肉力量更为有效。以黄坤[10]研究发现,二者同时配合治疗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核心肌力。刘鹏[11]研究发现针刀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有更好的效果。这些研究表明在提高核心肌肉力量的基础上配合传统腰背部的康复可以得到更低的复发率。通过不同的肌肉强化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核心肌力,从而缓解患者症状的治疗方式,有以宁兴明等[36]研究发现为期8周的五禽戏训练可以使所有受试组的背痛明显且持久地减少,特别是在大师游泳运动员中。
4.结论
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和其他治疗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NLBP患者的疼痛,但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更优。现在随着人们运动的不断减少, 长时间的久坐不动及工作学习越来越容易导致发生腰痛, 长期的腰痛会带给我们相应的负面情绪体验。同时, 饮食结构的不健康, 能量的过多摄入将导致体重增加也会加重腰骶负担, 因此,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增强患者腹部的稳定性从而治疗NLBP是值得推广的。
[1]Wang XQ, Zheng JJ, Yu ZW,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versus general exercis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J]. Plos One, 2012,7(12):52082
[2]马海浩.核心力量训练对慢性下腰痛的研究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11-12.
[3]宋雄,邹林霞,林小苗,等.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4): 377-384
[4]BEN KIBLER W,PRESS J,SCIASCIA 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 Spine,2006,36:189- 198.
[5]于红妍. 优秀 20 公里竞走运动员功能性力量的特征及其对技术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6]Hagins M, Lamberg EM.Individuals with low back pain breathe differently than healthy individuals during a lifting task[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1, 41 (3) :141-148.
[7]王艳杰,孙育良,何本祥.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8,31(05):93-96.
[8]刘洪举,朱思刚,丘云锋,董玲,覃婷,付云龙.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5,30(04):296-297.
[9]金苗. 悬吊运动疗法用于慢性下腰痛的治疗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
[10]刘鹏. 针刀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成都体育学院,2018.
[11]宁兴明,伍亮,王廷,何栩,虞亚明.五禽戏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5,27(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