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敷贴临床操作与机理特点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洪丽莉
[导读] 中医敷贴临床操作与机理特点

洪丽莉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999)
           
摘要:敷贴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八,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因而敷贴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各受医家关注,是一个值得系统整理和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

关键字 中医 发展 操作 特点
1.背景介绍
  敷贴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敷贴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临床操作
   2.1 操作前准备
     2.1.1 评估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况等。
     2.1.2 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卡、穴位敷贴、治疗碗里盛配置好的药物、油膏刀、棉石成金签、75%酒精、弯盘、治疗巾、必要时屏风遮挡等。
   2.1.3 病人准备
(1) 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医嘱,解释此次操作的目的、方法、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
(2) 根据所贴穴位,为病人取适当的体位、关闭门窗。
   2.2 操作中护理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
        (2)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敷贴部位、选好穴位、注意保暖。
        (3)再次核对,明确敷贴穴位
  (4)洗手,消毒皮肤待干。用油膏刀或小木棍将药物均匀地摊在穴位敷中间,薄厚适中,贴于穴位上。
        (5)敷贴过程中观察有无渗漏、滑脱、局部皮肤皮疹等现象。并询问有无不适,交代注意事项。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着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单元。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3.作用机理
  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1) 穴位作用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


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等异常情况。而运用穴位敷贴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
(2) 药效作用
  敷贴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
(3) 综合作用
  穴位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穴位敷贴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4. 作用特点
(1) 作用直接,适应症广
  穴位敷贴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
(2) 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敷贴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3) 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敷贴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4) 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敷贴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5) 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敷贴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5.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胃肠负担的加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工作节奏的加快,使更多人减少了运动的时间,各种关节劳损情况日渐凸显,种种问题影响着当今人们生活的质量。西医的发展能够快速地解决病患的痛疼,但同时也会带来各种结构性损伤和副作用。中医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中医堪称中华的瑰宝,大家应该相信它,更应该发扬光大它。

参考文献:

[1] 朱庆文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02
[2] 田从豁 彭冬青  中国贴敷治疗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12
[3] 宋世昌 曹清河 张玉铭  穴位贴敷疗法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7
[4] 百度百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