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娄树双
[导读] 研究小儿厌食症运用中医小儿推拿法的效果。


娄树双
(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中心卫生院;山东淄博256114)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厌食症运用中医小儿推拿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月,需要选取74例小儿厌食症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等分制研究,对照组(n=37例)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西药治疗,观察组(n=37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推拿,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腹胀、纳差、神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中医推拿法可以有效改善腹胀、纳差以及神倦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儿推拿;厌食症;研究
引言:小儿厌食症与喂养不当、药物、精神不振等具有较大关系,比较容易出现腹胀、恶心等状况,影响患者生长发育。本次研究小儿厌食症运用中医小儿推拿法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月,需要选取74例小儿厌食症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等分制研究,对照组(n=37例)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西药治疗,患者年龄≥3岁,≤9岁,平均年龄(4.56±1.21)岁,患者男女占比为20例、17例;观察组(n=37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推拿,患者年龄≥4岁,≤9岁,平均年龄(5.03±1.34)岁,患者男女占比为21例、16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西药治疗,主要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四联双歧杆菌,其中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由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065564,使用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1支,早、晚各服用1次。四联双歧杆菌由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S20060010,使用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1片,早、中、晚各服用1次,需要连续治疗一周[1]。
   观察组小儿厌食症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推拿,具体实施如下:推拿穴位包括足三里、四横纹、补脾经以及远八卦等,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不同穴位进行推拿。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对其补脾经进行按摩,按摩方法主要是医生拇指螺旋纹与患者螺旋纹相对,以旋转方向按摩,一次需要旋转100次,每天需要按摩两次[2]。若患者出现脾胃过热状况,需要对其四横纹、揉板门进行按摩,按摩方法主要是医师运用拇指对患者手掌面、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第一指横纹进行按摩,按摩手法为掐揉,每一指横纹需要掐揉6次。而揉板门主要是指对手掌大鱼际中点板门穴按揉,一次需要按揉200次,每天需要按揉两次。此外,所有患者需要进行腹部按摩,按摩需要借助手掌部的力量,按摩穴位为神厥穴,按摩方向为顺时针,每次需要按100次,一次时间为7min,每天按摩一次[3]。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小儿厌食患者观察指标为腹胀、纳差、神倦以及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一般资料、观察指标以及计数资料为本次研究的重要数据组成部分,为保证研究数据准确性,需要将其统一录入计算机设备中,数据涉及较多需要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本次研究的例数,观察指标中腹胀、纳差、神倦用(分)表示,治疗有效率用(%)表示,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中医推拿治疗腹胀、纳差以及神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小儿喂养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进而导致厌食症发生率不断提高。厌食症又被称之为神经性厌食症,小儿出现厌食症的原因为疾病所致、长时间服用药物、缺锌、喂养不当以及精神刺激等,出现厌食的典型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呕吐以及腹胀等,并伴有纳差、神倦等症状。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长时间出现厌食状况,营养会供给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缓慢、营养不良等状况,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多运用西药,主要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四联双歧杆菌,此些药物具有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肠道菌群以及增加食欲的作用,短时间内疾病会以有所好转,但是患者会出现反复厌食[4]。
   本次研究对小儿厌食症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推拿治疗,该种治疗方式的核心为健脾、和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中医推拿治疗腹胀、纳差以及神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主要因为中医推拿会对患者足三里、四横纹、补脾经以及腹部进行按摩,可以起到激活各脏器功能、健脾和胃的效果,提升胃肠吸收功能,最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儿厌食症患者运用中医推拿法可以有效改善腹胀、纳差以及神倦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素香,胡思源,马融,钟成梁,刘虹,刘小凡,丁樱,黄文玉,王永宽.小儿芪楂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20,16(01):37-42.
[2]林爱弟.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溶液与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09):36-39.
[3]仇雅朋,李晓璇,蔡秋晗,胡思源.小儿厌食症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的文献研究[J].天津中医药,2020,37(05):559-564.
[4]朱建军,刁本恕,黄映君.刁本恕老师“醒脾”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思路浅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3):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