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吉丽
(海南省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海南乐东572500)
摘要:目的: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及可行性分析。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通过收治的先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50例。常规组执行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执行自我管理模式。对比并分析两组血糖指标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糖指标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评分较常规组获得优化效果(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执行自我管理模式,可将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评分均优化至最佳范畴以内,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我管理模式;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我国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显著增多,所以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工作以及疾病控制工作,已逐步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最为关键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特以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予以主要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通过收治的先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50例。常规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均值为(55.51±1.23)岁;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均值为(55.42±1.28)岁。基线资料数据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执行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执行自我管理模式:①访谈评估。通与患者交流掌握其内心真实感受并了解其具体想法,明确患者所想要达到的健康目标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健康行为,比如患者想对血糖水平予以控制,可是脂肪量摄入过多,就应明确告知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从而促使患者真正认识到自身行为中不正确的地方[1]。②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根据各个患者自身的病情进展、生活以及饮食特性等不同之处,在展开综合性的考量之后,为其制定一套个体化且合理化的预计划方案,保证患者自我行为优化的可行性。同时还要设置具体的自我行为优化目标及要求,为其提供完整且科学的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手册以及相关资料。定期开展电话或是家庭访问活动,全面掌握其自我行为优化状况以及阶段性的成效。集中患者召开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之间互相分享自身成功心得及经验,最终总结自我行为优化存在的不足[2]。③阶段性确认。针对每一位患者所收获阶段性成效,第一时间予以充分的肯定以及鼓励,从而与患者之间构建和谐且彼此能够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保障患者获取充分的自我效能感受。
1.3观察指标
对比并分析两组血糖指标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2.1对比并分析两组血糖指标
研究组血糖指标较常规组获得优化效果(P<0.05),详见表1
.png)
3讨论
糖尿病属于典型性且终身性的一类疾病,临床当前尚未发现将其彻底根治的治疗途径,而想要控制该疾病的逐步恶化,还需从提升患者自我行为管控能力方面入手。根据我国目前形势来分析,因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同时缺乏正确、合理且科学的健康知识教育指导,很多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觉悟且能力较低,加之自我行为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导致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并未获得出色成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血糖指标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评分较常规组获得优化效果(P<0.05)。自我管理行为主要指的是患者对于自我控制血糖、抑制疾病恶化以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等行为而实行的自我照顾手段,优质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存有诸多积极意义,并且也是延缓病情发展以及避免并发症出现的核心[3]。
综上所述,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执行自我管理模式,可将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自我行为管理评分均优化至最佳范畴以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辰汐.社区综合管理对2型糖尿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9):146-147.
[2]翟敏.延续性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74.
[3]邹春艳,郑婧,张清嵘,等.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3):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