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院内防控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李小英
[导读] 急诊输液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院内防控策略


李小英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100144)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特点,治疗感染患者的同时,工作重点更倾向于防控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急诊科具有识别与阻断疫情的双重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019-nCoV)疫情,急诊科既要保证正常诊疗工作的进行,又要做好防疫工作,妥善安置患者,避免聚集。本文旨在运用输液区防控的策略,在保障人们诊疗需求的同时,必须阻断疫情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实现疫情可防可控。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输液区  防控策略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我院是此次疫情的非定点医院,我院急诊科更是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科室。医院门急诊作为患者就医的必经途径、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口,担任着重要防控责任[1]。根据病毒的特点及症状,抗疫工作重点应该在治疗的同时更侧重于防控。急诊输液实现单独分区管理,自2020年2月10日-2020年3月10日期间,输液区护理人员共13人,平均日工作时长8小时。急诊月流水输液接诊人数为1863余人,平均每日输液人数约60人。
   本文对急诊输液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院内防控策略进行阐述,为疫情期间急诊输液区防护提供必要的参考,并进一步为规范突发事件的防护措施提供思路。
1.新型冠状病毒易感途径及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流行,该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可引起下呼吸道症状,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通过黏膜感染和侵入人体,发热是此次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可伴有有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 [3],已感染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等时,会把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到空气中,感染新的接触人群。无症状感染也可能成为传染源[4]。
2.患者就诊流程
2.1设立物理隔离通道
    所有进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普通患者分别不同路径进入急诊科,发热患者实施单通道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2.2设立发热筛检处
   在急诊门口防止醒目标识牌的发热预检筛查处,用红外线体温仪测量进入病区人员体温,询问2周内是否到过疫区或接触过疫区人员或疑似COVID-19患者,是否接触境外人员等,对于体温高于37.3℃的人员,禁止进入急诊区域,复测体温仍异常指引到发热门诊就诊。所有人进入急诊科均需要佩戴口罩、速干手消毒及询问流行病学史后再进入。筛检人员由一名护士、一名医生组成,严格执行24h值班制,家属及陪护凭陪护证出入急诊科。
2.3急诊预检分诊筛查
   针对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人员流行病学调查,询问内容包括:①询问患者2周内是否发热、咳嗽、咽痛、气促、腹泻等②近2周内是否有国内或国外旅游史③近2周内家人及朋友是否有聚集性发病④近2周内是否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有流行病学关联(如共同乘坐公交工具及大型聚会等)。
   分诊护士由满5年工作时间的护士担任,测量体温、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快速准确进行分诊,设定分诊排队1米线,避免聚集,分级分区就诊。
2.4医生诊疗时筛检
   急诊科接诊医生由满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所有患者诊疗时均需要再测量体温,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并签署急诊患者就诊告知书,再进行后续诊疗。候诊区域保持>1米间隔,同时应用叫号系统,有序就诊,保证诊室实现“一医一患一室一体温一手消”的诊疗模式。
2.5输液区入口检测
   流水输液区设立巡视岗,专人负责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及体温检测。询问患者有无疫区接触史,有无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疑似患者,有无接触外籍人士等。同时输液区入口处采用非接触式额温枪测量体温,如体温超过37.3℃,额温枪会有报警提示。
3.环境管理
3.1消毒隔离
   由于2019-nCoV感染主要表现为乏力、干咳等症状,设立了急诊隔离室,做到规范标准管理。同时诊室、病区、病房均配有速干手消液,使医护人员及患者随时使用。设立输液区域消毒登记本,专人负责,按时进行消毒处理及通风管理。在病区及办公区域放置擦手纸,医疗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指导患者分类正确投放。所有垃圾由专职的垃圾转送员集中收置并转运至指定区域。
3.2防控知识健康宣教
   实施分时段预约输液,输液座椅间距>1米,用黄色间距带固定位置,避免患者聚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口头、书面、展板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居家、外出与日常个人卫生等防控知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控能力。
4.人员管理
4.1家属及陪护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下,对陪护人员的管理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陪护人员活动轨迹不受医院规章制度的约束[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好如下管理,劝阻家属避免探视,佩戴口罩,勤洗手,执行急诊科探视陪住制度,佩戴陪护证,做到“一患一陪护”避免交叉感染。


每班早八点由护理带班组长担任“流调员”,流行病学史及体温两次,做到固定陪护,同时登记及交接班。指导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使用流动水洗手,手上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消毒[6]。
4.2外勤人员管理
   外勤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有限,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欠缺,接受水平参差不齐,急诊科通过多次院内视频教学、“易企秀”(网页制作工作工具)制作后,微信推送的方式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消毒隔离及自我防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3护理人员管理
4.3.1培训管理  每日进行2次体温监测并上报,通过防护技能知识通过观看VCR视频、音频会议、钉钉办公、微信推送等方式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使护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防控知识。技能操作考核形式通过录制个人操作的完整视频,理论部分通过理论小答题完成,同时考核分数参与月底绩效考核。只有做好医护人员的的个人防护,才能有能力救助患者,防止医院成为疫源地[7]。
4.3.2心理护理  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部发布了《关于改善医护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的通知[8]。可见,加强护士心理护理培训请院内心理咨询师为护士做减压心里培训是必要的,研究表明,加强护士的心理指导与帮助,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心理压力[9]。
   通过培训,全科医护人员、外勤人员、陪护人员掌握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100%,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护物品的能够做到合理使用。
5.防护物品管理
   建立防护物资科学管理台账,实施定人、定量管理,保持防护物资的合理应用[10]。护士长为所有防护用品的统一管理负责人,负责科室防护物资的领用及分配管理,按照日用量领取,制定不同防护级别的每人用量并登记台账。同时,设立防护应急箱,包括:防护口罩、隔离服、护目镜、面屏鞋套、无菌手套等,方便医护第一时间取用。
6.排班管理
   护士长统一安排排班工作,使用钉钉排班系统,定时推送,弹性排班,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性和连续性[11]。
7.成立COVID-19应急小组
   设立院感管理、物资保障、技能培训、宣传报道等小组,小组成员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参加抗击“非典”、“埃博拉”任务的护士长、科内护理骨干组成。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协调、指挥、宣传等作用。院感管理组主要负责对院感工作的培训与检查等管控工作。物资保障组主要负责保障各类医疗防控物资与器械的供临床使用。技能培训组主要负责对全科医护及外勤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操作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宣传报道组主要负责科内事件的报道与宣传工作。
   综上所述,急诊科输液区通过采取就诊流程、环境、人员、物资管理等环节进行管控,实现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双重保障,患者无交叉感染,21名护士实现“零感染”。急诊输液区所采取的措施,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疫情仍严峻,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防控管理策略,为抗击2019-nCov病毒感染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肖肖,路海云,李燕如等.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门急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肺炎疫情的防控对策[J/0L].护理管理杂志.http://kns.cnki.net/detail/51.1656.R.20200212.0854.002.html.
[2]李晓楠,葛静玲.普通病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应急护理管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0,35(7):69-71.
[3]辛晨,王伟,张婷婷等.新冠肺炎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5):16-18.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J].齐鲁护理学杂志2020,26(5):1-6.
[5]王伟,龚利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防护行为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9(4):1-3. 
[6]方娴,张秀敏,郑洪霞等.基于医疗应急管理视角下三级综合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风险水平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8):573-575,591.
[7]高连娣,陈静,刘怡林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培训方案建立与实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3):10-15.
[8]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落实改善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护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EB/01】(2020-02-15)【2020-02-18】.
[9]赵孝英,何海燕,宋彩萍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病区分区管理模式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3):16-24.
[10]蔡忠香,方婷,范婧慧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管理应急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20,27(5):77-79.
[11]王刚,王蕊,张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应急病房的组织管理[J].护理学报,2020,27(5):7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