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冬鸣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卫生院;北京101304)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切实有效的社区水痘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2014~2019年所有现住址为李桥镇的水痘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共报告水痘病例383例,无死亡水痘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91.94/10万。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统计,病例数以<5岁组最多,占发病总数的24.28%。383例水痘病例中,男性203例,女性180例,性别比(男:女)为1.13:1。职业以学生最多,散居儿童次之,工人病例居第三位。5~7月和 10月~次年 1月为水痘高发期。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半壁店村、李家桥村、樱花园社区和馨港庄园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102.77/10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发病率(83.86/10万),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69,P<0.05)。结论 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传播[1]。水痘在儿童中常表现为自限性,症状较轻,但病情重者可导致继发性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2]。水痘传染性强,潜伏期长,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地区引起暴发或流行,水痘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加强水痘疫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顺义区李桥镇2014~2019年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李桥镇近年来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切实有效的社区水痘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水痘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2014~2019年所有现住址为李桥镇的水痘个案信息。人口学资料来源于李桥镇统计科。
1.2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使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共报告水痘病例383例,无死亡水痘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91.94/10万。2014~2019年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分别为60例、53例、71例、63例、63例、73例,发病率分别为95.35/10万、84.31/10万、110.10/10万、72.26/10 万、89.82/10万、105.85/10万。2016年的发病率最高,2017 年的发病率最低,历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58,P>0.05)。
图1 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水痘发病情况
.png)
2.2.2职业分布
在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水痘发病人群中,以学生最多(84例,占21.93%),散居儿童次之(78 例,占20.37% ),工人病例居第三位(41例,占10.70%)。
.png)
2.2.4地区分布
李桥镇下辖3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不同区域均有水痘病例的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半壁店村、李家桥村、樱花园社区和馨港庄园社区,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6.19%(62/383)、13.58%(52/383)、13.58%(52/383)、8.36%(32/383),其余各村病例数均在18以下。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102.77/10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发病率(83.86/10万),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69,P<0.05)。
3讨论
本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9年李桥镇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91.94/10万,高于相关文献报道[3-5]。究其原因可能为:李桥镇位于顺义区南端,西临首都国际机场,南接通州区,是国门商务区所在地,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辖区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频繁。提示李桥镇要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控知识及水痘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认知度。
李桥镇水痘病例以<5岁组最多,25~29岁和20~24岁组居二、三位,考虑与镇域内流动儿童不断增多有关,25~29和20~24岁组病例数高可能与水痘疫苗在低年龄组的高覆盖率,导致的水痘发病后移有关[6]。职业分布来看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工人为主,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提示我们在做好学校及托幼园所水痘疫情的预防、发现和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企业年轻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男性发病人数稍高于女性,与国内其他研究数据一致[8],可能与男性活动范围广、感染机会多、卫生习惯相对女性较差有关。水痘传染性强,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本次调查显示5~7月和10月~次年1月为李桥镇水痘高发期,与2016~2019年我国报告水痘病例的两个发病高峰相一致[9]。符合水痘冬春多发和春末夏初好发的季节特征,也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自然流行模式,同时与托幼机构及学校的教学安排周期相一致。一方面可能与病毒本身耐冷不耐热的属性有关,另一方面学校与托幼机构人口密集、相互接触频繁,且冬春季室内聚集活动多,传播途径易实现。从地区分布看,李桥镇水痘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半壁店村、李家桥村、樱花园社区和馨港庄园社区,考虑与这些村居、小区人口密度大有关。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发病率,提示应重点关注流动人口,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防控意识。
综上所述,2014~2019年顺义区李桥镇水痘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人群、季节性及地区性发病特征,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疾病主动监测,严格做好晨午检监测、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在人群中开展健康宣传工作,加强对高发人群与场所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有效地处置疫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国际公认的预防水痘流行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0]。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同时加强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宣教,全面提升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水痘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庞星火,卢莉.北京市预防接种工作技术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61-166.
[2]张民, 刘长超, 杨朝华. 2013—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痘时空聚集性扫描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 29(4):103-106.
[3]魏志权, 王秋香, 刘利英. 2010—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 职业与健康, 2018, 34(4): 504-508.
[4]廖梅婷,麦炜.2015—2018年肇庆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20,44(08):1103-1106.
[5]陈晶,周蔓,门志红.2013—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水痘流行特征及疫情预测[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30(03):118-121.
[6]刘静,黄丽芬,许镇,等.成人与水痘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临床病志,2010,3(5):302-315.
[7]吴美富,王美清,尹钰.2014-2018年大兴区采育镇水痘病例监测报告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20,18(05):313-316.
[8]尹志英,来时明,钟建跃,等. 2006—2014 年浙江省衢州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及水痘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 疾病监测,2016,31 ( 4) : 308-313.
[9]董蒲梅,王淼,刘燕敏.2016-2019年中国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0,26(04):403-406.
[10]Odom RB,James WD,Berger TG. Andrew's diease of the skin:clin-cical dermatology[M]. 9th ed. Beijing:Science Press,200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