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吴明扬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吴明扬
[导读] 摘要:房屋建筑中地基建筑非常关键,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广东省雷州市建筑工程公司  524200
        摘要:房屋建筑中地基建筑非常关键,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筑迅速发展基础上,房屋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不到位,就会直接威胁到房屋建筑安全,出现房屋建筑倾斜或者坍塌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稳定性施工操作,结合房屋建筑具体情况,制定地基施工方案,提高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质量,为房屋建筑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基施工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环节,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需要注重对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升地基施工的质量,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牢固性,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1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的特点
        1.1潜在性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工作量比较大,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对整体的建设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对于房屋建筑中的地基施工工程来说,施工之前无法准确评估工程施工效果;施工完成后,先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房屋地基建设施工中的问题具有潜在性特点。
        1.2复杂性
        地质条件一直是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地质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基处理施工增加了难度,地基处理具有复杂性。因此,要综合地基处理复杂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制定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案,由此帮助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适应地质条件,顺利开展地基施工,提高地基处理效率。
        1.3困难性
        需结合实际建设需求进行地基建设施工,但房屋建设施工受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规划。但是,地基位于地下,修补技术难度较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资源,一旦地基建设出现问题,项目施工的整体进度及经济效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房屋建筑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2.1强夯加固技术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它的施工原理是将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自由释放,通过强大的冲击力夯实地基土,提高地基整体的密实度、承载力,增大压缩模量,从而将软土地基变成均匀分布的密实地基。如图1所示,在使用强夯法前,施工人员应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检测与搜集。并根据勘察的信息资料,拟定初步的施工方案。然后利用强夯机进行试夯与监测,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在强夯法施工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确保最终结果能够满足后续的施工需求。强夯法能够在一定深度内完全改变软土的孔隙分布,不增加土壤破碎程度,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并且该技术手段操作流程较为简单,设备并不复杂,对于操作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低,且效率较高、用时较短,施工时的成本也较低,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这种方法在多年前已经被我国建筑行业使用,在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和优化后,市面上已经形成了型号各异的强夯机与相关配套设备,硬件相对比较完善,能够很方便地在多种建筑工程中使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帮助。
        2.2桩基施工技术
        随着当前预制管桩技术的成熟以及价格的降低,当前预制管桩技术是较为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当软土地区地基承载力不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时,利用桩基这类深基础结构形式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以满足上部建筑施工的要求。

桩基施工前相关的人员在施工时需要依据设计好的桩位分布图及其桩型、桩长等参数,做好预制桩(管桩、方桩等)的桩基础施工,确保施工完成后桩位偏差、承载力、桩身完整性等各类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后总监必须组织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的责任人员进行桩基工程的验收。
        2.3水泥桩搅拌技术
        采用水泥桩搅拌技术能够以温和的方式来改变软土状态,不会对其造成强烈冲击,也不会产生剧烈震动,因此可以避免对地上建筑物或者建筑材料的影响,施工时也不会产生噪声,适合在城市地带使用。水泥桩搅拌技术是先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进行测量,然后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标记搅拌桩的位置。搅拌桩机安装完毕后,在软土中加入水泥,使用搅拌桩设备缓慢、持续、均匀地进行搅拌,通过控制钻头高度和搅拌速度,使其与软土中的水分充分混合反应,改变软土的性质,提高土壤地基的整体强度,并使土壤性质变得均匀,从而达到提高地基稳定性的效果。
        2.4排水固结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质是最常见的地质类型之一,此种类型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因此排水固结法具有较好的施工效果。使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土壤中的水分排出,从而起到固化软土地基的作用,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强化软土地质的承载能力。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排水固结法首先需要在地基中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在地基内部安装排水管道,地基上部结构会对地基产生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基中多余的水分被排出,进而达到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目的。一般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将排水固结法和强夯法进行结合使用,对地基的上部进行夯击,从而有效加固地基,同时将土体中的水分排出。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夯击深度和频率,强化整体加固效果。
        2.5预压法施工技术
        预压法是指通过增加负荷的方式挤压地基土体,起到排出体积中水分的作用。预压法能够使土体更加密实,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预压法在粘性土地基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预压法主要分为两种,包括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通常被应用于较深的地基之中,并且需要同时设置排水井,将预压出的水分及时排出。就堆载预压法而言,如果土层厚度小于4m,通常会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如果土层厚度大于4m,则通常会采用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预压法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2.6旋喷注浆技术
        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旋喷注浆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且其不但地基加固的效果较好,而且同时也可以实现地基的防水与堵水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其操作简单便捷,是很多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应用较多的技术。工程人员在应用此技术之前,需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测量开挖深度,借助于电钻等设备进行开挖钻孔,随后将喷嘴注浆管与电钻钻孔底部相连,将高压浆液逐步注入已经挖好的钻孔内,实现碎石块、浆液的完全混合,提升桩体本身的强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施工现场调查以及地质情况勘探,了解地基处理施工具体情况,及时掌握施工处理中存在的施工不足与难点,做好地基施工准备工作,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地基处理施工到位,保障地基处理的稳固性。
        参考文献:
        [1]杨琳,李奇相,宋占涛.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6):153+170.
        [2]郭学东.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J].门窗,2019(23):108.
        [3]丁辉.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3):163.
        [4]姚芳.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5):108-109.
        [5]李志浩.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解析[J].中国高新区,2018(05):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