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的管理与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守萍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开始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湖北大靖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600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开始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承包领域也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建筑行业深化发展下,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呈现出和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相适应的特点,其中,EPC总承包模式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工程承包管理模式。文章现就EPC模式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借助EPC模式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经济管理;发展路径
        1、EPC总承包模式的内涵
        工程总承包(EPC)是指将传统模式下,分属不同工程参建主体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以总价合同条件约定承包方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等全面负责的新型承包模式。对比传统模式,EPC模式在各环节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设计环节可能涵盖项目总体及其实施组织的策划;采购环节需要配合设计方案采购专业的设备与材料;建设则包括测试、培训、环保等。可见,EPC模式下总承包商履行了原本属于业主方的部分职责,在建筑建设全流程中的介入点更加提前。传统模式中,承包方一般在设计与计价完成后根据招标合同选择是否参与承包竞争。在EPC模式下,由于承包方参与设计与组织,其与业主方的合同仅以总价体现,需要承担工程进度规划、全面的成本管理、分包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等多种职能。因此,建筑经济管理在EPC模式下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2、目前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存在的建筑经济管理问题
        2.1、工程质量监管问题
        在EPC总承包模式中,由于项目投资规划和预算有限,企业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容易出现为控制成本不按照既定标准采购,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监理方是受建设方的委托对总承包方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监理方责任心不足,易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2.2、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经济管理跨越经济学、会计学与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综合管理内容复杂。采取EPC模式的建设项目主要面临的问题来自造价、会计等专业方向。首先,总承包商实施工程造价难度增加,造价水平对项目盈利情况与风险控制有直接关系。区别于传统模式,采取总承包的建设项目需要更加科学的投资估算。估算的结果需要应用于设计概算与工程预算中,是项目经济管理的基础。同时,EPC模式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也依照投资估算形成资源调配方案。实践中,部分单位由于主客观因素导致造价不合理或系统性缺失,进而出现严重的投资风险或直接导致项目亏损。其次,EPC模式下的预结算区别于传统方式,由于采取固定总价合同,总承包商需要负责原本有双方共同实施的预结算管理。新模式下,预结算可能是组织内部管理,也可能在总承包方与分包方之间进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另外,合同的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也可能影响项目经济指标的达成。
        2.3、成本管理失衡问题
        成本管理是EPC总承包模式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成本管理失控的情况有很多可能,由于总承包方项目管理水平不够综合和专业,容易出现投资难以控制,成本管理失衡的问题。2012年开始,深圳市水务工程开始EPC总承包模式,主要运用于水库、水闸、河道、渠道整治,以及输(供)水管线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少成本管理失衡的问题,如建设内容与范围存在不确定性、工程承包范围边界模糊、建设标准不明确、项目分包前的概算核准不准确等,使项目后面的实施阶段出现项目费用增加。
        3、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发展要点建议
        3.1、加强工程项目材料费用的管理
        ①编订材料需求量计划。

遵照实时性、准确性的原则来编订材料需求量计划,并按照月度计划对材料需求量进行规划,提前准备好一到两个月的材料需用量,特别是对于特殊材料更是需要尽可能多的准备。②强化对材料领用的管理控制。在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领用情况进行审核,即首先由项目预算人员根据施工计划来确定材料的使用数量,将确定好的信息汇报给材料部门,材料部门按照计划通知单来发放对应数量的材料给相关人员。③强化对材料进场的验收和管控。材料在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后需要由专门的材料负责人来进行材料的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要严格禁止其进入到施工场地。④强化对材料施工应用程序的管理控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项目之间需要紧密联系,考虑周全,从而确保把施工材料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3.2、优化工程机械、人工费用的管理
        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控制机械设备的使用数量、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长度,同时,在使用施工设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在使用完设备之后及时将其撤离施工现场。同时,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如果机械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需要及时和租赁方取得联系,对破损设备提出修理或者索赔的需求。
        项目部门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后需要根据整个工程的施工范围和施工特点来打造施工队伍,在行业发展旺季的时候整个施工队伍要应用实物量清单包干的手段来进行费用管理和费用结算。考虑到这个时候会有员工增长工资,因而在签订合同的同时要按照市场价格确定人工费用。
        3.3、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在建设过程中,若没有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则会延长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效益。项目总承包单位要分别从施工工序、施工材料、建设流程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规划项目管理,形成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总承包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各个工序,保证各工序科学运转,落实施工规划,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设备、施工机械及材料供应等多个环节;还要提高监督水平,对施工现场各工序部分进行监督,且结合管理评价机制,制定“三标”管理体系,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与个人工作情况,调整施工现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及福利待遇,形成激励效用,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3.4、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从经济层面分析,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则容易引发建设安全事故,最终不仅会延长建设周期,降低施工效率,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危害现场工作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甚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EPC总承包企业要全面了解施工状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现场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还要制定严谨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要求现场各部门、工序的施工人员,避免出现违规作业的情况,若发现有违规作业,则严厉处罚,在最大程度上形成行为约束,从而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现场施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促使项目有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让所有的建筑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得到生存,就必须要对建筑经济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善。工程建设施工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利益,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工程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关键。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新型工程项目管理,将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发展,提升企业的经营发展成效。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强化对EPC施工模式的重要,并在这一模式支持下强化建筑经济管理,从而有效节省工程施工建设成本,促进工程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启航.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8):175-176.
        [2]陈顺利.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广东建材,2015,31(06):77-78.
        [3]林羽.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探讨[J].广东科技,2014,23(20):32+28.
        [4]王瑞华.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4(02):152+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