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齐建飞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齐建飞 乔珍
[导读] 摘要: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又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与性能,若是施工质量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必定会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42
        摘要: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又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与性能,若是施工质量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必定会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建筑施工企业与管理部门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引入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项目通常具有工程量大、建设时间长、操作水平高的特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应在资源分配计划的资源中进行,反映施工质量管理的规律性,满足施工质量、环保和经济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并加强对建筑行业的安全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社会价值
        1.1把控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能够有效把控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使得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得以提升,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以增强,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就反映出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把控的过程中,对其质量监管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和内容,能够在满足人们基本住宅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人们的宜居环境,促进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创新项目建设理念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的管理大多是被动的,难以实现自主性和具体的执行力,而在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有效提升,还能够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推动管理模式新一轮的变革。在进行具体的监督管理中需要结合施工的情况和环节,并注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水平和总体效益,实现建筑单位的经济增长目标。
        1.3降低安全隐患出现概率
        对于建筑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因疏忽导致的安全问题,降低安全隐患,从而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以及后续的整体质量。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绝不仅仅是狭义方面的监督,更是包含物料、人员以及设备等的监督,实现监督的全面化,更好保障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能够顺利运行。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2.1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
        对于任何工程来说,其工作的主体都是人,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的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意识到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甚至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不能独自承担起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技术指导,所以,只有具备专业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
        2.2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
        施工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一种重要原料,其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该项目中的经济效益。首先是施工材料的选购,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的施工材料不尽相同。近年来,一些较为新兴的施工材料具备价格低、绿色环保等特点,但负责施工材料的选购部门应该进行认真的调查,确保这些新型的施工材料是否符合项目建设的需要。在选购好施工材料之后,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安置工作。一些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管理人员要做好妥善的安置工作,防止由于水泥浸水而出现无法使用的事件。还要对使用的施工材料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防止出现施工材料被盗事件,要确保购买的施工材料都被合理地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


        2.3机械设备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操作。当前,中国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完整的建设项目控制规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标准进行操作,还要保证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3.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
        建筑行业的监管体系是多方面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做好监管,制定严格的工作行为标准,并要严格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并要对其进行警告,避免再次出现同类事件。对于技术人员,监管人员要详细询问工作中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对制度中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同时依照规定办事。对于管理人员,同样要实行监管,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人员调度、财务情况都要做好监管工作。简单来说,要建立和政府监察制度类似的监管制度,对施工的全过程和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因为不合规定的行为导致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或出现意外,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或安全问题。
        3.2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
        建筑材料对于一般的房屋建筑非常重要。因此,施工人员应积极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施工单位应通过招标选择供应商,在招标中明确提出质量标准和要求,选择建筑材料,并尝试一次性完成采购。施工人员必须与工程材料人员配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进入现场的建筑材料、半成品、零件、原材料和其他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直接丢弃。对于需要重新测试的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防水膜等,必须现场见证并严格遵循检查程序,通过测试后即可使用。购买材料后,项目人员应根据其属性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则必须将其记录并存档,并且安排材料处理人员及时清理材料。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企业要有专业的人员对设计图纸、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且相关人员要善于与项目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当问题出现时,要及时进行沟通协商,禁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
        3.3做好机械设备管理
        对于工程建设中使用到的工程器械,要经常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使用工程器械的人员要具有对应器械的操作许可和使用资格证明,而部分器械不存在操作许可和使用资格证明的,负责器材操作的工人要对该设备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学习和了解,并学习设备的日常养护方法。在进行设备清理时,要着重查看死角或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和清理,防止建筑材料碎片、混凝土碎片卡住器械节点造成无法运转或损坏。在对器械进行维修时,要使用与损坏部件尽量同型号的原装部件进行更换,保证器械内部的兼容性。
        3.4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工作实践中,若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那就无法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施工企业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我国现有的施工标准。要实行责任落实制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到个人。实行问责制可以防止出现质量管理的真空地带,同时,也能较好地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都有质量检查机制,质量管理人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臧传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52-153.
        [2]莫全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