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问题措施 周俊波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周俊波
[导读] 摘要: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湖南电力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因此,电力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重视,从而显得非常重要。针对电力安全进行管理的时候,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知识,确保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从而给电力用户提供更高效且安全的电力服务。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引言:
        电力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更长远的发展,电力能源不管是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是任何一个企业部门都是必不可少。针对电力工程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确保管理所用方式具有合理而科学映,要知道如何分辨电力工程中的危险因素,要将该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同时还要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1 检修现场安全内容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图册、6S管理,并对库房生产用具进行分类、分区、定置、标识。根据相关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公司制度规范要求,结合灯泡式贯流式机组的特点,针对检修现场开展工作票两卡、一书三卡、检修文件包、作业环境、生产用具、防火安全、交通安全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动态安全监督工作。
        2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1 起重作业起重伤害风险
        存在的问题:(1)起重司机动车前未响铃提醒;起重作业隔离区半径不足;起吊的重物长时间悬吊在空中;起吊桨叶后违规在其下方进行清扫作业;违反JBT9010—1999《手拉葫芦安全规则》的规定,严禁用2台及2台以上手拉葫芦同时起吊重物。(2)起重吊索具未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维护;吊索具绑扎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3)吊运物品时悬臂吊存在管理盲区。整改措施:1)起吊作业隔离区的半径为起吊工件最大长度与R之和。R值与高处作业位置至隔离区的垂直距离h有关,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当2m≤h≤5m时,R=2m;当5m<h≤15m时,R=3m;当15m<h≤30m时,R=4m;当h>30m时,R=5m,结合现场实际尺寸经计算确定,吊运重物需满足起重作业隔离区半径的要求,列入作业指导书的作业安全条件并在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2)针对2台及2台以上手拉葫芦同时起吊重物问题,在起重方案审核时要求只能以钢丝绳为主受力,手拉葫芦只作为水平调整。3)依据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制订每月进行1次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并填写运行记录,重点是对主要受力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操作机构、电气控制系统等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扣件和失效的零部件。4)依据起重机械操作安全规程及相关规范,制订了起重吊索具(如千斤顶、钢丝绳、手拉葫芦、卸扣)操作规程、检查表并完善了台账清册。
        2.2 临时用电触电风险
        存在的问题:工作间歇期未及时断开用电设备电源;脚手架电缆架设未增设绝缘支撑;尾水流道内照明不足;电焊机一次侧电缆长度不应大于5m、二次侧不应大于30m;电焊机违规摆放于灯泡体内(金属容器);一类用电设备未进行PE保护接零。整改措施:根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严格执行TN-S配电系统三相五线制相关要求,制订临时电源、电焊机每日检查表,规范现场临时用电确保用电安全。
        2.3 脚手架坍塌风险
        存在的问题: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存在立杆对接头出现在同步同跨内;架管外露长度不够;作业平台未铺满、未设挡脚板、未设围栏;横杆、纵杆未与立杆主接点相连接。整改措施:加强对GB51210—201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的学习。
        2.4 高空作业处坠落风险
        存在的问题:(1)高空作业未采用防坠落工器具,梯子未张贴检查合格标签;(2)转轮室上瓣拆卸及导叶轴头更换高空作业,安全带无牢固的挂靠点,存在高空坠落风险。整改措施:(1)购买防坠落工具及工具盒;(2)在转轮室上瓣及管形座外环使用钢筋焊接制作牢固的挂靠点。


        2.5 动火作业火灾风险
        存在的问题:(1)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不够10m;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气瓶的专用扳手未始终装在阀上;电焊机电缆与气管敷设在一起;未对气瓶进行“空瓶”“使用中”“满瓶”标识;未使用的气瓶未及时安装安全帽;未进行气瓶颜色标志。(2)检修现场动火作业时,需要依据主票开不同的动火作业附票,开票审批流程耽误时间过长。整改措施:(1)根据GB7144—2016《气瓶颜色标志》规范要求,对氧气瓶制作天蓝色标、乙炔瓶制作白色色标,并制作“空瓶”“使用中”“满瓶”标示牌;(2)建议在动火作业附票中增设动火执行人、动火监护人一栏。
        2.6 两票两卡、6S管理及反违章
        存在的问题:(1)检修现场存在工作负责人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未及时变更;工作班成员增加未履行安全措施签字手续;开工前安全检查卡未签字即组织现场施工;典型作业卡检查签字不及时;(2)工作过程中及工作间歇期现场工器具、材料未定置摆放;泡头、泡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差;尾水流道内场地整理、清理、清扫不及时等不良现象;(3)检修期间共下发11张考核通知单,但没有起到制止导向作用,体现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顽固性、反复性;(4)检修系统票总负责人无法履行各作业面监护职责,作业面之间人员变动频繁,安全风险预控不到位。整改措施:(1)工作人员未能做到强化整理、整改工作落实和遵守规则做事的安全素养,未养成“工完、料尽、场地清”工作习惯,需要不断开展安全思想及相关制度的宣贯学习;(2)制订作业面提示卡,明确各作业面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班成员,初步完成初稿待审核后执行。
        2.7 生产用具管理
        存在的问题:部分仪器仪表未检测;检查、维护、试验周期不明确;使用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定额管理意识缺失。整改措施:建立台账清册,对生产用具保养、维护、检验、报废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对风险性高的设施还应标明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3 安全管理提升建议
        3.1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的转变,只有从公司发展专业化需求、检修现场实际需求、作业人员能力培训需求等方面,认真总结细化培训内容,不断学习掌握系统原理、设备结构、工艺流程,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才能夯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3.2 落实作业标准化
        作业标准化目的是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一个规范管理或作业程序,确保工作效率与效果一致。即使是对没有此项工作经验的人,也知道如何规范地做事,达到按同一标准做事,效果相同或相近结果。何时做、何地做、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做“5W1H”入脑入心,提升流程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闭环管理的思想意识,转变经验主义观念,做到一事一标准,检修作业才能标准化。
        3.3 完善安全危险识别体系
        针对电力工程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危险源很正常,这就看工程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如何科学规避危险源,做好安全生产,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力安全,能够很好进行管理。针对电力工程项目内每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权限进行科学分配,制定出每个节点以及关键点的安全策略,从根源上就要将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改变,以及安全方案缺少针对性的情况。
        结语:
        总之,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要保证建设时每一个环节都依照安全的标准进行施工工序以及流程,把安全管理技术贯穿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内,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为电力建设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且高效率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肖景瑞. 李斌. 吴贵民.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55.
        [2]陈家驹.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与实践[J].商品与质量,2018,000(009):34.
        [3]单德鹏.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与实践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00(002):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