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工程管理和暖通节能技术分析 李艳召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艳召
[导读]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需要完善暖通空调的施工技术,提升项目的节能环保水平,降低能耗,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空调系统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解决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黑龙江瑞联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需要完善暖通空调的施工技术,提升项目的节能环保水平,降低能耗,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空调系统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解决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文章主要围绕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暖通空调工程;暖通节能技术
        引言: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暖通空调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部分,也是建筑的重要耗能部分,因此,暖通空调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建筑企业需要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作为重点,实现暖通空调工程建设节能降耗的预期目标。
        1暖通空调工程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
        目前,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受各项因素的影响,能源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暖通空调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大量使用的情况下,能源消耗量也不断上升,导致地球资源匮乏问题更加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暖通空调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量较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技术人员需要应用绿色节能技术,这样可以减少20%~50%的能源消耗量。另外,为了减少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暖通空调系统的绿色节能设计工作,采取相应的绿色节能措施,有效缓解用电紧张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2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水循环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一些建筑物内的暖通空调系统水循环问题较为突出,暖通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进而产生积水,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并且后期没有对水循环管道进行及时清理,就会造成空调系统管道堵塞的问题,影响正常的系统运行。同时,与其他基础设施相比,暖通空调施工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如果施工单位资质不足,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施工人员技术不到位,会导致暖通空调系统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
        2.2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需要建设工程单位调整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理念,树立节能环保意识。然而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设计施工时,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无法客观、准确地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导致后期暖通空调系统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居住体验,不利于节约能源。
        3暖通空调工程中的节能技术
        3.1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创造了很多经济效益,是新时期常用、不易影响环境的取热与散热方式。地下30~100m的竖直埋管换热器可以反映地下土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地泵可以在冬季借助交换器提取地下热量到地面,为建筑提供热量;地泵还可以在夏季将地上热量传递到地下,而冬季吸收热量、夏季排除热量会趋于平衡,不会影响其性能、地源热泵的运行效果,适用于夏热冬冷与冬夏热量差较小的地区。而在寒冷地区,夏季排热比冬季吸热少,而炎热地区夏季排热比较多,极易出现冷热负荷失衡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地埋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导致热泵耗能量不断升高。为了保证垂直埋管吸收热量与排出热量的平衡性,确保热泵系统的高效运转,可以在地源热泵系统中添加辅助设备,以提取更多热量。
        3.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暖通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暖通空调的整体效能,减少暖通空调能源的消耗量。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电机、水泵等机械设备消耗的能源占建筑工程项目总耗能的20%,而变频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动机工作电源频率,可以改变电机转速,如在压力偏高时,可降低电机的运行速度,使其在恒压的同时节约电能,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引进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空调运行的实际需求,合理控制设备的运行频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3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受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影响,太阳能供暖系统受循环、集热器的控制,其设备构成主要是换热水箱和加热设备。其中,换热水箱主要是配热泵换热水箱、壁挂炉换热水箱及太阳能换热水箱;循环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器、生活热水体系。太阳能节能技术主要是收集太阳光,将光能转变成热能,再将热能输送到循环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转换,将热量传输到换热中心,对热能进行利用,可以由电子仪器进行感应控制,有效调节室内温度[1]。另外,在阴雨天气中,无法直接获取太阳能,这时可以控制系统自动转变成燃气协助加热,这样在阴雨天气也可以进行室温调节。
        4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途径
        4.1完善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
        近几年,变频技术已成为空调系统的核心,能有效解决以往空调系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节省能源和后期维修费用[2]。施工单位在选择设备进行时,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根据全负荷下的电量情况,设置各类设备的额定功率,采用变频技术及时调整空调设备的输出功率,通过末端装置补偿室内的负荷变动,从而调节室内温度和能源消耗。
        4.2优化空气源热泵
        施工单位要注重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方式,在夏季要通过空气能热泵对外部空气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要对室内进行供热,并且要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与传统技术相比,空气源热泵技术能给大幅度提升供热和制冷水平,各地区也应当积极发展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的配置模式,实现互补供暖。
        4.3完善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
        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是将气体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转化成液体,根据室内的温度调节需求来供应热源[3]。热力回收再利用技术通过对热水的处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电力负荷,并且在低温环境下能有效满足热交换器的冷却要求,从而提升节能环保水平。
        4.4充分利用太阳的能源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利用太阳能源进行室内供暖,将太阳能转化为暖通空调系统所需要的内部能源进而室温调节,实现能源节约。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太阳能源丰富,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将太阳能源充分应用到暖通空调系统中。
        4.5实现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都需要通过人工控制来调节能源的供应,尽管这种设计方式能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自主调节,但是能源消耗相对较高,不利于节能减排[4]。因此,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自控技术,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要提高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提升系统的综合节能效果,并且要对各部分管路系统进行升级,保证暖通空调的独立性。
        结束语:
        暖通空调是现代建筑物的重要基础设施,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整体施工方案和现代人的居住需求,优化暖通空调节能技术,配备更加先进的通风、循环、冷却、供暖装置,加强对系统的原理、材料和应用环境分析,应用更加新型的节能控制技术,从而减少通风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适应当前节能环保的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人们高品质的生活追求。
        参考文献:
        [1]王亮.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探析[J].居舍,2019(28):167.
        [2]刘坤.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探析[J].居舍,2019(25):173.
        [3]王耐毅.节能视角下的空调暖通系统工程管理及技术探讨[J].门窗,2019(13):35-36.
        [4]陈作栖,吴清军.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探析[J].居舍,2019(13):4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