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邵宏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又对市政建设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淮北市濉溪县重点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23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又对市政建设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然后指出了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时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制;施工材料;施工工序
        一、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复杂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来说,其影响因素有着复杂的多样性,比如技术上的缺陷,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设备的因素,施工队伍、人员的技术水平限制,以及施工环境的因素等等,都会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而且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部门多方面的协调,在交接过程中难免会有差错,这些潜在的问题都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利益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艰巨
        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往往涉及到众多利益单位和部门,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单位和部门有着不同的诉求,因此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纠纷,因此,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求各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积极协调,认真配合,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由于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尽相同,有的是私企、民企,有的是政府部门,因此,在各单位和部门间协调合作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研究,提出科学化、效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
        (三)监督审核工作存在弊端
        市政工程在竣工验收结束之后,产生的问题往往比较常见,这也暴露出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工作存在弊端。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工作随着项目的结束而完成,因此一旦中间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无法追溯到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潜在的问题长期不被发现。
        二、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施工单位的基本的质量意识不强,质量控制程序和手段不科学,同时又在施工质量方面松懈;施工设备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不按施工规范来做,同时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也有问题;普遍存在着施工违法分包的现象,中标单位不重视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对专业分包队管理的很严格的单位很少,有的单位甚至和专业分包队同流合污,例如合谋偷工减料。
        (二)监理单位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监理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高、品行端正、综合素质高等是监理工作必须具备的特点。在众多的市政工程监理单位中,监理机构的管理不科学不合理、大部分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尤其是很多的中小型监理单位和中小型的监理项目的现场监理机构的管理不是很好,对于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的正常程序、规范存在中严重的欠缺;在工序的质量控制方面,监理往往是力度不够,手段匮乏;权利的限制是现场监理机构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监理的作用是监督管理,实际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取决于承包商。
        (三)业主单位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体系不健全;业主忽视工程质量,片面重视工期。市政工程的责任方是政府,所以很多的建设单位漠视质量管理。因为监理把关工程质量方面,并承担相应的质量问题,所以业主单位会忽视质量管理。业主单位的施工人员的工作作风和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当委派一些业务素质差、专业能力弱的工作人员去管理或负责施工,这会对工程质量管理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制
        为了能够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长效的质量保证体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了。健全的、完善的质量保证体制能够从多方面对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等问题。同时,在以政府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基础的前提下,负责市政工程施工的施工单位也应该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措施对正在建设当中的市政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承包商应该按照供货合同的相关要求查验每一批材料的发货单、装箱单、化验单、计量单、材料合格证书、图纸等证件,并把查验过的证件的复印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抽样检验,承包商应该和监理工程师一起根据《市政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师范文本》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材料的抽样检验。承包商应鉴定每批材料是否达标,并将鉴定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材料的验收,只有鉴定合格的材料才能验收入库,此外,承包商应该专门派人负责核对这些材料的品名、数量、规格和它的包装是否完整,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三)现场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施工阶段的重要的一环,施工过程能否按照施工设计进行关系着工程的质量。但是施工的质量受到来自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控制好每项具体的施工的工序,使得施工质量能够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
        1、工序质量控制内容
        应对在施工过程中的要投入哪些材料和检查材料的特性指标进行计划。应根据《市政工程施工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对控制施工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施工机械怎么样会处于良好的状态和需要检测什么样的参数等进行计划。
        2、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根据质量控制计划,得出说明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特征的数据,利用分析工具分析得出质量特征值数据分布规律,再依照该分布规律判定工序活动是否处在稳定的状态。如果处在非稳定的状态,应立即令承包商停止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要分析工序处于非稳定工序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使得工序的进行不偏离原先的计划。监控与考核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鉴于目前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的难度和水平,对于施工的检查应把重点放在关键的质量工序方面。
        此外,现场不定时的抽查和定期检查等检查方式对施工过程的整体运行情况和重要部位的质量情况进行控制与监督。监理、业主单位、质监部门等联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
        (四)对施工环境的管理
        对于项目施工环境的管理可以从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建设者的劳动环境等方面出发。通过对施工环境的管理,可以对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整体的控制。其中,对工程技术环境的管理可以从施工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方面进行管理;对于工程管理环境的管理可以从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量方面实现;对工作人员劳动环境的管理可以从工作种类以及工作强度等方面进行管理。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市政工程的建设项目,对施工环境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提早掌握施工环境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手段,能够确保工程的迅速建设的最终的工程质量。
        (五)合理的利用监理单位进行施工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监理单位,在选择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从如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监理单位的资质、信誉,历年项目业绩以及考核情况,同时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考评制度,对监理单位的监理效果进行评估,并不断反馈提高;最后,还应赋予监理单位更多的执行权力,这样,监理单位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保证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小龙.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3(29)
        [2]杨滨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