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张天辉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天辉 薛宇航
[导读] 摘要:自从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四川绵阳  621052
        摘要:自从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构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性措施。基于生态文明背景,水利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其不仅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项目,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得以有效体现的有效途径。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利经济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文明背景;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对于水利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相互推动的表现,近些年水利经济的发展保持着稳定态势,从近些年的水利经济工作座谈会来看,一直认为只有充分应用现有水资源,并将资源以资本化的方式处理,才可以更好的做大、做强、做活水利经济。基于国家发展政策与基本纲要,基于循环、绿色以及低碳发展等基本理念,可以充分展现经济科持续发展这一基础原则,并通过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促使水利经济在生态文明背景之下维持持续稳定发展。对此,探讨生态文明背景下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水利经济管理现状
        1.1思想层面重视度不足
        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对于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工作都比较重视,同时出于推动水利生产和管理工作水平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政策,从而满足目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基于优化与推动水利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出了许多的创新措施。但是,这一些政策法规在具体落实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具体工作中,重视度不高,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视度不足,再加上思想陈旧,传统经济管理的思维约束特征比较突出,无法随着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而转变思维,无法基于水利市场做到全面性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无法真正掌握水利经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导致水利经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遭受严重阻碍。
        1.2水利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特征影响之下,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特性导致我国水利经济的市场可持续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落后的体制导致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难适应社会的转变,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阻现象比较突出[1]。针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水利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水利经济管理制度及创新,基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我国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保持高质量、高效率,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缺乏经济支持
        我国各个地区的规定当中都有关于执行者责任心与执行力方面的要求,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水利经济管理人员对于水利经济管理的重视度并不高,同时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也比较差,相应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低,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这一些因素都属于制约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水利经济管理人员不具备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导致水利产业无法健康、持续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明背景下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1政府层面上的管理
        当前我国水利建设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利经济管理人员需要持续强化水利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并基于水利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2]。同时,对于基层水利部门,需要做好水利经济的管理工作,借助宣传教育措施,提升思想观念方面的先进性,并做好时代同步性的观念创新,做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步性支持。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提升水利经济管理相关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以及执行力,并为水利经济的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具体措施方面,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础思路,注重生态的保护,特别是在政策角度上实现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需要做好水利经济发展空间的生态规划,注重水利经济主体功能区域的构建,并合理布局水利经济的生态、生产空间,注重水利经济产业的结构化调整,并做好水利经济资源的循环性生产与利用;其次,需要注重水利经济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从粗放式的水利经济转变为节约型的水利经济,突出经济与再生产结合经营方式,高度重视水利经济的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生产支持。
        2.2社会层面上的重视
        首先,需要注重平衡性供应。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与水利经济的市场供求关系之间保持着平衡关系,其决定着从社会经济需求到自然需求,应当保持现有水资源的平衡性生态。基于国家统计数据的分析,我国当前水资源的总量虽然比较多,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导致水利经济的生态发展存在明显制约特性,借助对地理位置水资源占有量研究来看,长江南北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差异在2万亿立方米,降水量与储水量的较大差异导致南北植物的资源差异突出,对于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从市场自身调研改革的角度上来看,其可以更好的满足水资源的不平衡表现,当前南水北调工程虽然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对此,一方面需要将水利经济资源作为核心,高度重视水利经济的市场规律,准确掌握水利经济的发展原则,并明确水利经济的发展最佳途径,注重水利生态的发展压力,促使水利经济的市场规划保持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水利经济建设工作,针对性的优化水利生态资源的配置,并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
        其次,需要注重水利环保和循环性发展。水利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水利环保、循环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同时也是水利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借助对社会平台的宣传,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经济的生态发展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水利经济的重视度,并在这一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础前提,实现对水利经济发展所需配套设施的完善,促使水利经济的循环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可以相互协调[3]。在工作中需要注重环保和循环建设,其策略在于三个方面:1、借助自媒体平平台,如微信微博以及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注重水利经济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影响力,构建水利经济生态环保发展的良性环境,尽可能减少水力资源的浪费以及水利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2、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基于尽善尽美原则,充分考虑受众人群的接受以及理解程度,同时考虑水利生态资源的平衡性建设,尽可能提升社会各种受众的重视度,从受众人群的具体角度着手,引发受众重视,提高资源保护水平;3、构建水晶鸡的信息监控体系,及时发现水利经济发展期间的各种不平衡、非生态性现象,及时监测并反馈处理,规避资源浪费与破坏问题[4]。
        2.3水利系统层面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利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注重相应的人才资源建设。水利经济的发展与专业人才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以更好的推动水利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推动水利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从而展现可持续循环性发展,这一方面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础原则,注重高业务素质水平人才的录用与选拔,借助严格的测试与考核,并在上岗后定期做好业务素质培养,尤其是新技术与理念的培养。其次便是水利部门与企业之间应当注重技术的创新,引入社会人才的同时注重新型技术的创新,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强化科研技术水平,并为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5]。最后便是制定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借助对人才的合理评价构建完善的管理与培养体系,从而为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经济属于我国整体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同时也是决定水利经济参与者的切身利益。随着生态文明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影响。当前关于水利经济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今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水利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市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趋势,做好水利经济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优化,强化经济支撑性管理措施的制定与落实,真正推动水利经济持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龙.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经济发展模型构建与决策优化[J].新疆财经,2019,000(005):5-14.
        [2]黎心春,肖江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讨[J].南方农机,2019,v.50;No.332(16):94-94.
        [3]奉丽萍.新媒体背景下生态文明传播与效果研究[J].中外交流,2019,000(004):332-333.
        [4]张石好.基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方法[J].水能经济,2018,000(006):P.170-170.
        [5]邓晓,冯耀龙.水利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及策略探讨[J].明日风尚,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