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徐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提高,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事业,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工作展开对应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身份证号:32090119890315xxxx  22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提高,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事业,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工作展开对应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建设;防洪建设;建设方案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堤防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堤防建设工作出现了问题,堤防工程的边坡缺乏一定的稳定性,那么整个工程的防洪能力就极大的缩减。出于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负责,展开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现状的分析,并通过相关技术来增强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质量,增强防洪建设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防洪方法比较简单,效果不是很好,一般都是用混凝土将堤岸建设的更厚更高,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技术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水利工程事业,堤防建设工作以及防洪建设工作都需要进行改进。
        1水利工程堤身堤基现状的安全论证
        堤身堤基的现状安全问题是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保证,对水利工程堤身堤基现状的安全论证,其实就是堤身已经完成施工之后,对堤身防洪能力的检验,尤其是针对那些特大暴雨、水位已经持续上涨的情况[1]。根据实际分析和具体案例可以发现,河道洪涝灾害主要是根据季节而来的,一般发生洪涝灾害都是在暴雨多发季,也就是雨季。因此对于水利工程堤身堤基现状进行安全论证都是在雨季进行的,检查堤防建设的具体防洪能力,并对其建设情况以及具体的防洪能力进行一个测评和考核,在发生洪涝灾害之前进行相关系数比对,以此来减少洪涝给水利工程和周边居民带来的危害。以长江水灾为例,1998年的长江水灾就是因为在测评期间过高的估算了长江堤防的防控能力,导致长江地区发生水灾。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工作对于保护水利工程质量,水利工程附近居民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在考核的过程中,考核人员需要考虑到岸基的地质情况,了解周边的环境,了解当地的气候以及天气情况,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保证岸坡的安全。
        2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设计应该考虑的因素
        2.1堤防建设中的作水因素
        在建设水利工程堤防工程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是作用水头,也就是说在防洪工作开始期间,需要对作水因素进行分析,而不是对水利工程最高水位进行防护。作用水头是防洪工作应该着重关注的工作重点,其次还需要对水利工程堤防工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进行考虑,由此可见,最大负载量以及最高水位才是水利工程在设计堤防工程厚度以及高度时应该考虑的因素[2]。如果说保证水利工程的土地地质不会改变,那么整个水利工程堤防工程的厚度就是决定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堤防的厚度和作用水头一般都处于一种正比例关系,同样当水位不断下降的时候,作用水头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2.2历史、地理因素
        因为我国历史发展已久,很多地方都有历史典故,又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辽阔,所以水利工程建设的位置以及其地理因素都是不一样的。水利工程在已经建设堤防工程的历史因素、应急因素以及群众因素方面需要进行区分和考虑,首先就是考虑材料方面,如果说施工团队采用当地取材的方式建设堤防工程,那么就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该材料是否稳定,是否耐用。在检查材料方面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泥有效期、应急方案、天气等因素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其中水泥有效期如果比较接近建设的时间,那么在建设的过程中已经要注意建设的质量,一般采用的方法都是加厚处理。应急方案主要指的就是对堤防建设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紧急处理办法,减少建设损耗,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天气因素主要以一些高温城市为例,比如武汉、南京等,这些地区建设水利工程,因为天气过热的因素,混凝土经常会出现裂缝,水利工程的堤防建设工程非常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3]。


        2.3对材料的考虑
        堤防工程的建设工作应该是在汛期发生之前进行建设的,对于在汛期之间运行的要求也有着对应的规定,但是因为堤防工程一经建设完成就必须马上投入使用,相关的建设人员也需要对使用过程中堤防建设工程材料遇水之后的效果以及反映进行考核,判断其本身是否具有防水性。堤防建设工程本身还包括堵口复堤工作,堵口复堤工作主要就是将被洪水冲坏的堤防处进行修补,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事情就是保证修复过后的堤防工程可以保持原有的稳定性,防止因为修补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二次损害。所以在修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整体的材料使用以及原有的施工方式,保证施工工序都可以保持相同。
        3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的建设方法
        3.1重视堤防设计与验证
        正常情况堤坡失稳大多数都是和水流冲刷、渗流以及自身原因有关的,比如在遭受到暴雨天气以及河流冲刷的情况,堤坡会遭受到很大的破坏。当发生特大暴雨情况时,水位会不断的上涨,整个堤坡将会遭受到更大的压力,堤坡会发生严重的变形甚至是坍塌。导致坍塌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地基不稳,施工操作失误、强度不足等都是水利工程堤坡坍塌的原因。在计算堤坡强度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需要从有效应力以及总应力两种计算方法上进行考虑,采取仪器测量的方法检查土壤质量,检查土壤强度。在完善堤防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应该从作水因素、历史因素、地理因素、材料选用等多个方面考虑,采取上堵下排的设计理念建设好地方建设工程。
        3.2优化施工技术的选择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主要是混凝土防渗技术,因为水利工程堤防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防渗技术至关重要。在混凝土防渗技术中还包括塑性混凝土成墙工艺,也就是在堤防结构定性之后需要通过钻孔技术来形成孔洞,通过孔洞来实现混凝土浇筑稳定的目的。振动成墙工艺主要就是结合实际的需要来设定对应的频率,保证振动的深度符合设计标准,以此来增强防渗功能[4]。施工技术还包括高压喷射技术,高压喷射技术和防渗施工工艺相比较来说,高压喷射技术的工作效率更快,而且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复杂设备,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劈裂灌浆技术主要是通过高压灌浆来形成裂缝,然后将浆液浇灌在纵向方向上,在浇筑的过程中一般使用的都是浓度较高的浆液,以此来形成紧密的防渗帷幕,从而达到防渗的作用。
        3.3加强堤防护岸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还可以选择播草方式来加强堤防护岸的施工质量,但是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种子的成活率,所以需要设定合适的播种量,以此来确保播种效果。如果堤身需要填筑工作的话,就需要注意均匀摊铺铺料。如果辅料的含水量较低就需要进行洒水,以此来保证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在提高压实量的时候需要借助灌水法对碾压效果进行检验,如果确认合格还需要进行刨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工作以及防洪建设工作难度较大,工程内容也较为重要,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堤防建设工程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设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堤防设计因素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全方位的提高堤防建设水平以及防洪能力。
        参考文献:
        [1]克热木•夏木西丁.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J].珠江水运,2019(13):66-67.
        [2]朱文涛.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3):111.
        [3]李双龙.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J].四川水泥,2017(08):271.
        [4]曹秋双.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2):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