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杨富淞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
        四川攀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此外,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需求量的提升,导致建筑结构开始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给建筑工程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针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应对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技术;措施分析
        1、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水平的现实意义
        首先,建筑企业在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后,可以更好地监督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通过开发和应用信息系统,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对相关流程和程序进行明确,并强化相关质监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职业理念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对于监督工作当中相关的责任追究问题,也能够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制度来进行参考。
        最后,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并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建设工程市场向着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方向进行转变。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质量意识
        很多建筑企业过于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未对工程建设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只看到眼前的短暂利益,为追赶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常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2.2监督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普遍不够重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存在严重欠缺和不足。建筑企业过于注重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没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相对比较少。甚至还存在部分企业没有制定监管制度,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较低。这些都导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2.3技术水平
        根据以往经验总结,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工程质量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规范行为;监管人员素质偏低,就无法保证整个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失误,不能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没有对员工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导致员工自身水平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实际要求。
        2.4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施工原材料,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必须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监管。选购施工原材料时,一定要货比三家,并对材料企业生产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书进行仔细查验。如果假冒伪劣材料一旦被建设方购买,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水平的措施分析
        3.1明确信息化建筑工程的主要检查方向
        在检查时需要对检查方向和检查项目进行明确。无论采用人工的质量检查方式,还是开展电子信息化的质量检查工作,都需要有效关注和落实相关的检查项目。所以在具体检查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对检查内容明确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检查效率。而通过有效开展检查工作,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能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
        3.2合理运用检查结果
        当相关检查工作结束后,还应采用信息化方式,合理地运用检查结果,为相关施工提供重要依据。而对检测数据进行运用,主要是指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需要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并将检测数据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有效地结合。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检测数据进行运用后,可以为工程建设的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3.3建立公司数据的网络管理系统
        为了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合理的构建网络管理系统,并将施工中的各个事项和互联网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加强对各项施工程序的有效监管,避免在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发展,具体来说,可以结合相关工程质量验收规定,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在该系统当中,可通过信息化数据库有效整合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资料,具体需要包括文档、图形以及音频资料等。将资料在数据库中储存后,应建立快速查询机制,从而方便相关人员对资料进行运用。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和其他公司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互联网途径的合作和谈判过程,有效共享企业之间的资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企业还需要保证信息安全,合理的应用相关信息保护技术,避免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出现被盗现象。
        3.4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在建筑行业中,为此,可以灵活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奠定基础。举例而言,在实际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用设备,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在先进的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
        3.5改善建筑工程监管形式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不能只局限于巡查、抽查和处罚这几种简单的方式,而应该不断创新和丰富监管形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区别化对待,对一些特殊项目进行重点监管,针对企业信誉差、住宅、医院和保障房等民生工程应该增加检查次数,加大监管力度。②住宅工程通常情况下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建设成本高,而且施工过程容易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旦建成就无法逆转,所以必须强化分户验收监督,将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充分落到实处。③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引导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工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
        3.6提升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监理水平
        为更好地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必须不断提高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的实际监管水平,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法律法规和合同内容进行监管,做好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严格把关,严禁假冒伪劣产品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与此同时,还应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监理技能及综合素养,保证监理人员相关操作的规范性,使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所有监理工作。
        3.7践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管理
        只有不断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监督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优化产业化管理结构,结合工程建设具体要求将科学化的监管方式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避各类不规范操作行为,有效提升监督管理的整体成效,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维护好监督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完整性。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在现有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将管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作为监管形式的综合基础。充分结合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运维控制体系,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有效开展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来有效监督和管理工程,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浅析[J].中国标准化,2019,538(02):68-69.
        [2]付树涛.浅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J].建筑与装饰,2019,000(004):52-52.
        [3]肖景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浅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13):144.
        [4]陈光建.浅谈BIM技术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00(002):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