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潘灵艳 罗韬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柳州工学院  广西柳州市  545616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在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这一项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托,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BIM技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主要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施工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理论的研究,可以给实际装配式建筑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帮助,并且助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BIM;装配式建筑;应用
        引言:
        装配式建筑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了解其主要的应用特点以及在建筑施工环节中的实际应用,能够让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该技术理解更加深刻,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一、概述
        将建筑的各项信息进行建模处理简称BIM技术,该技术使用数字化建模的方式将建筑物及其内部的主要功能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表述。技术人员通过将建筑的二维数据进行输入,BIM即可通过内部的计算对建筑物完成三维建模,在此过程中对二维数据进行优化。现如今BIM技术被广泛地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由于其可以实现将建筑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全面的统计,根据施工过程不同阶段的数据信息对整个环节进行合理的管控,并将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在该技术的使用下能够实现不同施工环节信息资料的共享,使得施工环节系统化地运行,提高施工的质量及效率。BIM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重要参数,并对局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装配建筑施工环节参与的部门众多,使用BIM技术可以让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了不同部门在使用信息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除此之外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三维信息都集中于BIM技术中,当某一环节的施工发生变动时,系统内部可以通过高效地计算,将与其相关的施工环节参数进行调整,保证建筑各个施工环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单一模型的修改就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模型装配的优化及改进。
        二、应用分析
        (一)协同设计
        在以往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环节中,一个项目通常需要多名设计人员参与,完成对整个建筑模型的设计。在进行装配设计时,经常出现不同设计人员的三维模型无法有效匹配,导致后期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工作。在BIM技术的支持下,一个项目虽然还是由多名设计人员进行建模,但是其内部对设计时所使用的材料,建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具体位置的尺寸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计算体系,设计人员只需输入具体的参数,就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建模和修改,促进了建筑的协同设计。
        (二)便于纠错
        使用二维图纸进行设计和施工时,由于图纸信息量过于庞大,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对图纸的理解产生偏差,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使用BIM技术可以完成对建筑物各项信息的三维模型构建,在需要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时,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直观地看到建筑物中存在的问题,使施工方案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改进;还可以将以往二维图纸中不易发现的设备管线碰撞,建筑结构净高不够等现象,消除在设计环节。
        (三)标准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环节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在工厂制作好的建筑结构构件及相关配套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构筑形成建筑。BIM技术能够让这一过程的完成更加高效及精准。设计人员在使用BIM技术完成建立三维模型的过程中,能够使用其系统内部中已经设计完成的各种标准零部件,完成对不同模块的固定连接。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个环节中,能够对经常使用的建筑单位进行系统内部的标准化处理,该技术能够自主地将标准件部分进行约束,避免设计人员对标准件的修改,提高了设计的标准化。


        三、实际应用
        (一)预制件生产
        在预制件生产环节中,任何细小的缺陷都有可能导致整体结构强度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需要借助于BIM技术,使得预制件整体的结构强度在有效的控制下得到保障。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中极为关键的流程,预制件的生产安装是将建筑物安全高效施工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获得建筑物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在精准的数据支持下,预制件在生产及安装过程中能够避免各类问题的出现。BIM技术可以通过对建筑物周边信息进行收集,建立三维模型,设计人员可以将设计好的预制件在这些三维模型中进行实际验证。发现潜在的问题,如部分管道线路之间存在严重的干涉,或预制件可能会安装不便,或影响到其他建筑部位的安装等。
        (二)模型试制
        装配式建筑能够安全高效地施工,BIM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能够快速地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进。当设计人员或者建筑的使用人员对建筑的设计提出一些方案时,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让修改后的建筑模型在短时间内呈现。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模型验证自己所提出的方案是否能够满足在当前环境中的建设要求。除了能够快速完成模型修改进行模型的试制验证,其最主要的是通过模型试制验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是否可靠。通过对试制的模型施加不同的作用力,模拟外界环境对建筑物的实际作用。将试制模型中发生安全问题的部位在该技术的应用下进行持续地优化提升,获得安全性能更高的试制模型,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
        (三)埋件布置
        埋件的设计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基础,后期各项施工内容都与埋件的布置密切相关。埋件位置一旦出现偏差,预制件就无法准确地进行安装施工。严重时情况下可能导致需要重新制作预制件或者对错误位置的埋件进行修改,导致工程质量及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使用BIM技术设计人员可以提前对埋件所在位置进行三维建模,并将该位置可能受到的外界作用力进行分析统计。在完成埋件的设计时,可以在三维模型中将其安装于该位置,并将之前分析处理过的作用力施加于埋件所在位置,验证埋件在该位置安装过程中是否为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及施工工艺上的影响,以及在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下埋件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动,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及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四)加强现场管理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现场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完成对建筑的整体建设。在以往的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各部门之间未能协调好安装的顺序及对场地工具的使用,出现了各种矛盾,导致施工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BIM技术在施工前期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实际安装环境,将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顺序进行梳理规划,进行大量的验证发现现场安装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通过调整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内容让安装的流程在安全的保障下尽可能地完善。对现场施工环节工具及场地的使用上,BIM技术可以通过内部大量数据的分析将整个环节需要用到的工具进行系统的梳理,能够让施工人员在前期了解到需要准备的工具,及如何在场地中合理地使用。
        四、结束语
        BIM技术具有协同设计,便于技术人员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以及实现标准化设计的特点,在预制件的生产,模型试制,埋件的布置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该技术的使用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及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鹏. 关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2020,000(007):152.
        [2]蒋琳,余荣春,王中荔. 关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5(05):168-168.
        [3]李殷龙.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四川水泥,2017,000(003):231-231.
        [4]白伟,朱文祥,吴志敏,等.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江苏建筑,2017,No.186(S1):33-3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