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何婷婷
[导读] 初入高中很多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即使在初中时是很优秀的学生也有很多困惑,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是高中起始年级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疆温宿县第一高级中学 何婷婷

摘 要:初入高中很多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即使在初中时是很优秀的学生也有很多困惑,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是高中起始年级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策略,为教育教学提供一点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衔接;新课标;学法
        一、教与学困惑的缘由
        1.教学对象——学生—一方面的分析
        (1)生活环境和心理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初中学生升入高中,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节奏,都与初中时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相对初中,无论是在学习的科目,内容的深度,还是学习的节奏方面都大大增强了,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再加之上高中前就对高中学习存在畏惧心理,面对新的群体,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在入校前就开始彷徨和忧虑。
        (2)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初中教材多是对概念的初步认识,对规律的简单总结。教材的内容偏少,教师对内容的讲解比较充分透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较高。以英语初中教学为例:初中教材只要求能听懂简短的英语对话和文章,克服生词障碍,理解文章大意,会背诵简单的基础性词汇。而高中在此基础上要学习很多语法知识,积累大量的词汇量,并且能够看懂文章理解细节的问题。况且高中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教师的讲解范围有限,所以,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一新生会感到无所适从。
        2.教学载体——教材——的相异性
        (1)知识思维层次: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仅限于简单的一维层面,运算的要求较低,思考方式较为单一直接,而知识逻辑的联系较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相对而言,高中教育对学生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要求则比较高。
        (2)知识体系层次:这几年新教材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尽管初高中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前者降低的幅度明显较大。所以,就这个意义上而言,调整之后的新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难度差距、提高二者的自然衔接性,反而使其加大了。因此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从客观上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3.教学的主导——教师——自身素质的分析
        (1)新课程衔接教学的适应问题。新课改在初中起步较高中早几年,所以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而众多高中教师却是初步进入课改,还不能在第一时间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标问题——新课标在初步实验阶段存在着初高中固有的衔接问题;新教材问题——课改后学生和教师使用的全部都是新教材,其编写者对初中课程了解不足而引发的衔接问题。
        (2)授课方式的比较及分析。高中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侧重于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高。这样的不适应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听讲时存在较大的思维障碍,不易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因而很可能产生学习阻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二、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坚持不懈地减低教学起点。初、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其中有高中的新内容,也有初中的旧知识,这就要求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实时复习,而且更应该在讲授新内容的同时整理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并适当地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思想和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转移和转化。
        (2)不断加强新课标的贯彻学习。作为新课改进行的关键推动者,教师首先要着力加强对新课标内容的研究学习,深入研读新教材,全面了解教材编排思想,明确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尽快掌握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同时,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和排查其对新知识的认识盲区,全力为其解决知识的衔接问题。
        (3)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与交流。初高中教师应多交流,广借鉴,特别是加强初中毕业班和高一班间的联系,为此学校可以为高、初中教师提供互相听课、评课、探讨的机会。
        (4)培养日常教学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新课改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教学节奏需把握由慢及快、循序渐进的方针。由于学生经过初中的教育,已经习惯较慢的教学进度,因此,若从一开始就面对高中较快的讲课进度,势必不能很好适应,这样就极易影响学习效果。所以,高中伊始教师的授课进度应适当放慢,并在教学过程中酌情加快,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期,逐步调整适应高中较快的教学节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