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内部教育督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何宇
[导读] 现阶段,我国政府为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建立了各式完整的教育督导监督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各级学校内涵发展动力,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教育管理重心下移的依据。

垫江第八中学校  何宇

摘要:现阶段,我国政府为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建立了各式完整的教育督导监督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各级学校内涵发展动力,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教育管理重心下移的依据。学校督导工作是“县级-学区-学校”教育督导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重要职责。高中学校的教学监督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而言,学校内部监督体系尚且存在一些不足,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教育监督位置应该摆正等等。该文章主要针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监督体系,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教学 监督体系 问题与对策
        引言
        教学监督是在长期教学行政管理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行政管理和监督体制,是现代教育监督体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就目前而言,有很多学校不重视教学监督体制,导致教学督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很大偏差。影响学校内部教学的正常运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制约教学的发展。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质的发展,就要最大力度发挥督学体系的功能,要坚持督导的真实性原则、服务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研究性原则,认真落实督导目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重视督教,轻视督学
        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是教与学共同作用的效果。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也就是受大众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意识,绝大部分时候都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尤其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更是缺少自主学习的精神和主动性。有一部分学生是被父母逼迫,在极其不愿意的情形下学习,有的父母在把孩子送进学校后便不管不顾,全权交给老师,放养式教养,有的家长也会督教,只是方法不对效果并不大。在学校,教师也是将重心放在了督教方面,忽视了督学这一环节。督教只是让学生听课,做作业然后检查一下,让学生参与某一讲座,完成某一种任务,教师自己也只是写写教案,与其它教师交流一下。总的来说就是比较重视形式,教师并不是全身心教授学生,自身也不够积极主动。而督学就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发现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困难,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而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找到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1]
        例如,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该要求教师督教与督学相统一,重视督教。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学督导不是一味的抓教师的毛病,学校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尊重教师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教师也需要被爱戴,需要受到学生的尊敬,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把监督的职能从督导转变为指导和服务,帮着学生自主学习,帮着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不断进行探索。
        二、督导重形式、忽视内容
        从督教这方面看,许多地方由学校退职领导组成督导体系,并且由这些教师进行督导工作,很多时候督导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形成一种意识,也没有提升自身的想法,就是顺其自然,任由发挥尤其是教学督导难度较大,内容广泛,思维抽象,大部分教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重视感情的培养。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生搬硬套,把教材上的知识讲给学生,把备课笔记上的问题讲给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师生间的交流没有高度集中。这样的教法表面上没有问题,实则根本达不到效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累。而且教师的督导就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下苦功夫,没有真实内容,对数学督导没有任何实用性价值,只会偏离正常轨道。
例如,对此问题,可以加强督导管理,把督导落到实处。教学督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备课是否充分、出题难易程度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生动具体等等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行为规范、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督导效果。因此要想加强督导力度,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双方共同努力,把教学督导落到实处。
        三、重视监督,忽视引导
        督导本身是“度”和“导”的辩证统一,“督”就是监督、查看、寻找问题的过程,大体就是组成督导组的专家们通过随堂听课和查看备课来发现教师的不足和学生学习的不足。“导”就是纠偏,对教师和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把他们带回正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督导组的专家们很少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基本上都会在随堂听课后与学校领导进行意见反馈,学校根据最终反馈意见对该堂课的任课教师作出相应的通报处理,从而导致教师虽知道督导组专家对自己的评价,但不知道自己的具体问题出在哪里,细节往哪个方向改正,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是督导组专家们故意使坏,以致教学督导工作实效大打折扣。
对于这个问题,学校和教师均应该要重视教学督导指导作用,在教学监督体系中,要加强导的力度,要督导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在督和导方面下功夫,教学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提升教学课堂的活跃性,促进教学效果。教学督导还要注意及时向老师进行课堂评价反馈与修正。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督导,对学生的复习、听课、作业、考试、实验、技能参与、写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督导,还要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学习努力程度等进行检查和评价,了解学生问题出在哪里,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到督导和督教督学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结束语
        简而言之,学校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学力度,加强变式教学,用心督促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将监督体系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认真进行督导,注重提问的适宜性和个体差异性,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到各个教学工作实施环节进行督促,指导和评价。重点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和评估,指导和帮助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学风尚,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校要加强对监督体系的监管力度,从教师的课堂环节入手,再一步步深入,努力做好监督。
参考文献:
[1]苏玉仙. 高职院校实践督导的研究. [J]. 当代职业教育 2010(2):33-35
[2]刘玉仙. 高校教学监督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J] 高校教育管理 2011 (6):8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