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置问题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李郁娇 梁栋韦
[导读]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之中,因为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形态以及抽象性,多数高中生在实际学习期间都遇到不少困难,这不仅影响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还打击了高中生的学习信心。

陕西省南郑中学   李郁娇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  梁栋韦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之中,因为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形态以及抽象性,多数高中生在实际学习期间都遇到不少困难,这不仅影响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还打击了高中生的学习信心。为对此种状况加以改变,生物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提问环节加以合理设置,借助有效提问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合理设计问题,促使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问题
        前言:现阶段,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当中,教师提问的主要方式就是师生互动,通过这个环节,生物教师可与高中生实施有效互动,启发高中生思维,并且鼓励高中生进行积极探究。同时,合理科学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高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有效调动求知欲望,促使其想象力不断提高。为此,对合理设计问题,促使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的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设计有意义的问题
        日常教学期间,一些生物教师总是习惯于提出类似以下问题:如生物体当中的直接能源是ATP,对吗?可以产生抗体的这种细胞是否是浆细胞?实际上,上述问题并非真正的“问题”,只是生物教师一种口头禅。然而,高中生会在生物教师提出上述问题以后进行思考,但教师并未给其思考时间,直接对下一问题进行讲述,这样就导致反应较慢的高中生无法跟上教师进度,进而对其学习效率产生较大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提出一些有意义并且明确的问题,如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这样提问:在生物体当中,直接的能源物质为什么?可以产生抗体的这种细胞为何种细胞?之后,给高中生预留相应思考时间。如此一来,可以确保问题是有意义并且明确的,可以为后续教学奠定一个有效基础[1]。
        二、选择恰当提问时机
        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对提问时机加以准确把握。课堂之上,生物教师需尽量挖掘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的一些内容,同时在高中生现有认知水平之上构建问题,逐层深入选择一个适当实际提出深度逐渐递增的问题,有效调动高中生求知欲望,在具体问题情境当中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对所学知识展开主动探究。


如此一来,除了能够培养高中生知识迁移、综合分析以及创新探索这些能力之外,同时还有助于高中生对学科知识加以整合。此种模式非常适用于对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概念进行学习,由表象着手,逐层递进,促使高中生在问题思考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促使其学习效率有效提高。例如,开展“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教学期间,教师可在讲解“两个细胞进行融合以后形成单核细胞称作杂交细胞”之时提出相应问题,如相比于植物细胞杂交,动物细胞杂交拥有哪些异同点?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让高中生通过小组形式展开分析讨论。这样一来,可以促使高中生对所学知识展开合作探究,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2]。
        三、对问题顺序加以科学设计
        生物教师度问题顺序加以设计之时,应当遵循高中生实际认知规律,问题顺序决不能颠倒,需从简到繁,从浅到深,借助问题引领这种方式,对高中生思想节奏加以掌握。为此,生物教师需对教材当中知识具有的连贯性加以充分掌握,同时掌握考纲当中内容具体要求,对教材加以全面把握,这样才可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借助逐层递进的提问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逐渐提高,活跃高中生思维,引导其积极思考以及探究。比如,开展“生态系统结构”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针对“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提出问题以及讲解期间,可以通过池塘这个生态系统来对以下问题加以设计:第一,池塘当中除了包含生物之外,HIA包含哪些成分?第二,哪些属于自养型生物?第三,哪些属于异养型生物?第四,想一想,池塘当中的各种动物与植物粪便、尸体以及残枝败叶都去了哪里?高中生可以按照上述问题展开自主预习。在上述问题引领之下,高中生极易对有关知识加以理解以及掌握[3]。如果缺少科学提问顺序,那么高中生会感到问题杂乱无章,从而不知从何处下手,难以抓住难点以及重点内容,进而对其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结论:综上可知,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之中,教师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高中生具体特征,对课堂提问的方式加以合理选择,之后对提问方式加以有效运用,借此来帮助高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为此,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设计有意义的问题,选择恰当提问时机,对问题顺序加以科学设计,设计一些有效问题,同时给高中生预留充足思考时间,这样才可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洁.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设置课前问题的策略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128.
[2]韩增超,管清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设置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60-61.
[3]宋淑红.浅谈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学好高中生物[J].中华少年,2019(26):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