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电影片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李秋萍
[导读] 电影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载体,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将心理电影片段应用于日常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课堂,有利于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来说更具趣味性、包容性和指导意义,能促使学生降低心理防御,表达观点,也能让学生在观影中感受自身的感受。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李秋萍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载体,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将心理电影片段应用于日常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课堂,有利于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来说更具趣味性、包容性和指导意义,能促使学生降低心理防御,表达观点,也能让学生在观影中感受自身的感受。那么,心理电影片段可以怎么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我做了以下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心理电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近年来,青少年因心理障碍问题出现入学适应不良,人际敏感、严重抑郁等现象,让各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各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受教学条件所限,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模式单一;课堂教学主题普遍相对封闭,通常是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器材选好专题知识,组织活动展开交流。而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识增强,隐私意识增强,用传统交流方式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加上各学科都在积极渗透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用书里的很多内容在他们的语文、道法课程上已经学过,导致心理课程对学生吸引力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此,大家更多把这门课看作可以娱乐和放松,并不知道在心理课上学到了什么。心理电影片段引入课堂则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大都对视频类的上课方式感兴趣,而将心理电影片段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之中,不仅能够充分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观影时还能将学生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心理电影片段教学科普知识,富含心理味
        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意味着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重视心理健康的人更会去积极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观看心理电影,使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症状以及影响等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能启发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例如在普及心理健康核心知识时,我截取了《叫我第一名》的片段。 电影里展现了布莱德抽动症发作的情形、获得周围人的理解与包容以及靠自己坚持获得成功等情节。这些生动、丰富的情节,让学生对心理症状有些许了解,也让他们明白了周围人的支持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有多重要的道理。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不仅更理解何为抽动症,还有了要客观看待他人身上出现的特殊行为的意识,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二、心理电影片段教学氛围宽松,更具安全性
        1.宽松氛围促交流
        心理课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实际教育过程中学生产生的很多体会以及情绪,他们很难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甚至他们自身都很难觉察到。而电影能通过多彩的画面、丰富的剧情、立体的人物为学生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心理场,让学生跟随剧情的发展对人物感同身受,加深情感体验。
        在和学生讲情绪调控时,我截取了《头脑特工队》前20分钟的片段。当学生看到忧忧一直去碰记忆球,导致乐乐掉进记忆区,那刻他们发出了对忧忧的声讨。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
        (1)莱莉经历了什么?(莱莉因为父亲工作原因搬家,离开熟悉的生活。



        (2)莱莉产生哪些情绪?(害怕、讨厌、悲伤)
        (3)她是怎么处理情绪的?(压抑悲伤)
        (4)猜一猜,莱莉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最后,结合电影情节,学生谈到了自己克制悲伤的事情,觉察到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排斥态度。
        2.安全氛围敢开放
        随着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情绪多多少少都涉及学生的隐私,只有处在安全信任的氛围内,他们才肯适度进行自我开放。电影《哆基朴的天空》讲述了一个没人愿意理睬的狗大便,一开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最后帮助世界上最美丽的花(蒲公英)开放的故事。这部影片给学生自我认识带来冲击。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探讨了哆基朴经历了什么?别人对他的评价又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怎样创造自己的价值?学生结合电影情节来回答,这让他们放下戒备谈自己的经历。他们说:不要瞧不起自己,你不会是世界上最糟的人。就算成绩不好,朋友不多,也要乐观地对待生活,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我命由我不由天……
        三、心理电影片段教学落实辅导,具有启发性
        心理电影往往直接涉及一些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观众尤有启发性和意义。观众通过这些经典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技术、方法的观摩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习得一些心理健康的方法,达到助人自助。中国心理咨询师蔡晨瑞认为:“通过观看电影情节,可以对新的行为模式进行学习并予以强化,获得认知上的改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结获得领悟。”显然,将心理电影片段教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后再穿插活动,填写“爱的支票”,履行“爱的问候”:每天给父母(孩子) 一个拥抱,并说“我爱你”,坚持一周,观察自己和父母(孩子)都有什么变化。
        在观看心理电影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受到触动,通过共情、移情、宣泄、释放等作用机制,他们在观影过程中也实现了一定的心灵成长。小学毕业班的学生观看《疯狂动物城》这部影片看到了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提升了他们心理能量,激发了他们的战斗力;处在内心冲突的学生在《头脑特工队》这部影片中对自己压抑着的情绪释然;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地球上的星星》中看到了自己,无形中宣泄着自己。可见,运用电影艺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落实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可行的。
        四、结语
        心理电影片段应用于课堂确实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更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并在心理发展上有收获。但将心理电影片段应用于课堂毕竟还在探索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得清楚的认识到,在实际的教育辅导的过程中,所选择的资源、采取的所有方式都是要建立在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以及形成的基础之上的。不是任何一段电影资源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积极意义,而是要选择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影片。笔者也将在实践、总结中,不断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 1]薛喜红.利用心理电影进行心理健康科普.科技世界.2015
[ 2]陈 红 .心理电影赏析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 3]吴建花.心理教育电影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