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白林飞
[导读] 学习应该是《义务教育数学标准》(2011年)一书中所述的一个动态、主动和个性化的过程,手工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小学 白林飞

摘要:学习应该是《义务教育数学标准》(2011年)一书中所述的一个动态、主动和个性化的过程,手工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小学教育中,在课堂上处理儿童的机会仍然非常有限。为此,小学教师应结合新的学习标准的要求,创造在教学中积累实际经验的机会,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引言
        大部分小学学生都很机动,实践在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快速识别重要的数学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结合实践经验,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最终完成学生的个性。也无损于它是一个强大的数学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教授无限光明。
        一、创设探究情境,创造动手操作机会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情感,在情感带动下展开动手操作活动。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素材为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更加自然、有趣。基于此,教师在备课中可以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并利用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在《分类与整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提供“七巧板”这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玩的益智玩具,并启发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其中的各种图形进行分类;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若干纽扣,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按照按形状、颜色将纽扣分类,并鼓励学生在操作中想一想,还有哪些分类标准,并实际操作完成分类。这样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强化学生对操作过程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意义。
        二、挑选合理的学习内容进行实践
        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动手实践寻找正确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让学生亲手动手实践探索,教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选择一些难度较低,适合学生进行探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但是教师如果选择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学生不管怎么努力都很难探索出正确答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并为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索学习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好课堂节奏和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内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除此之外,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探索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就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夯实学生的乘法运算基础,对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正确的运算方法,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实践和操作是数学教程中一致的主题,这些主题是数学传播所产生的。当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时,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问题。数学问题可以用多种方式回答,这也是学生深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实践实例来提高学生的手动处理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小学教师应使学生创新地设计自己的活动,以便在实践练习中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值(value)得教师注意的是,在教学时教师也不能够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大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仍将教学重心放在一系列的知识讲解方面。这样的知识讲解模式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为此数学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内进行实践操作以及学习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发挥学生的整个创新能力,运用好教材内的一些相关知识点。从此出发,营造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知识的构建、技能的发展都离不开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将观察、表达、想象、归纳有机融合于一体,才能真正有效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框架构建中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真正最有效、最持久以及领悟最深的学习,自然而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66-768.
[2]於垚冰.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华夏教师,2018(29):16-17.
[3]王佐环.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7,8(18):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