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武月娇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名著导读,既是顺应时代发扬传统文化趋势的有力举措,又是满足现代社会学生对文化多样需求的必然途径。

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     武月娇   518107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名著导读,既是顺应时代发扬传统文化趋势的有力举措,又是满足现代社会学生对文化多样需求的必然途径。古今中外的名著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样,且学生兴趣爱好不同,阅读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思考拓展名著导读的途径,提高对名著阅读的指导力,真正将“名著导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有效教学 策略研究
        引言
        名著导读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考的压力使得名著导读流于形式,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使得名著导读的推行困难重重。因此,想要推行名著导读教学,学校和教师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将给予教师几个推行名著导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推进初中语文名著推荐和阅读的教学发展,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以兴趣为着力点,提高学生阅读自主性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学生就会入迷,当学生入迷了他就能钻得进去,学习自然也就会有成效。”因此,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情绪自主投入到名著阅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名著导读教学效率。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等多种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阅读积极性,从而优化名著导读教学效果。如名著知识竞赛法、图维导图、名著片段表演、讲故事等,都可以焕发语文课堂活力,让学生完全参与到名著阅读过程中去。第二,利用影视作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扩大名著影响力,许多部名著都被翻拍成了影视剧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阅读欲望。比如《西游记》《水浒传》及《骆驼祥子》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引进影视剧作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使其从多个角度解读名著,体会名著的魅力。
        二、挖掘名著内容,让阅读融会贯通
        名著内容涉猎广泛,是历经时间磨炼留下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的生活和思想记录,深度挖掘名著内容是对名著的尊重,也是阅读者深入理解名著和进行融会贯通的阅读。善于融会贯通的读书能力能使学生学会读书,并养成以彼此联系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之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名著导读栏目中的名著篇目与自主阅读推荐的篇目具有内容的联系性,教师也可以在挖掘名著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更多的篇目,让学生找到这些名著的贯通之处,无论是内容上、方法上还是思想上。


例如,在名著导读《昆虫记》中推荐的篇目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和《寂静的春天》,这两本书均是科普读物,其共同之处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读者形成科学思考的意识、让读者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三本名著具有性质、思想和方法上的相似性,学生在阅读时容易联系起来,进行思想和方法上的融会贯通。教师还可以深度挖掘名著内容,挖掘《昆虫记》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征,作者第一人称的真实叙述,用生动的描述和多种修辞将昆虫世界与人类世界联系起来,语言有趣、行文优美。依据这样的名著特点,基于科普的作品性质,教师还可以让相似特征的作品串联起来如《天真的人类学家》《室内旅行记》《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审视科普作品的严谨性和可读性。
        三、探究思考,活跃思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水浒传》的名著导读时,学生对于水浒传通常都比较熟悉,而且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加大学生的思考力度,如让学生思考故事发生的原因和背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108位好汉分别是什么原因从而上了梁山的,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关注并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这篇名著进行思考解读,学生会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和想法,不再盲从他人的见解,人云亦云。探究式名著阅读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
        四、优化指导方法
        名著导读的指导方法是学生掌握深度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在上述的名著导读课程体系中,专题探究板块就能发挥这一作用。具体的优化策略如下:一是由扶到放。长期以来,教师都很难做到真正放手,但事实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专题探究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地放手,与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与体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由表及里。名著导读分为不同的框架结构,如果按照传统的难易度划分,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深度阅读,感知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运用这样的优化策略,放手让学生去感受阅读方法,在必要时适当指导,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名著导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模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名著导读的积极意义,并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注重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以此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正确指导,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名著,并从中受到启发,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影.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0):56-58.
[2]许勇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92-293.
[3]张林杰.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