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拼图式写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尹秀芳
[导读] 新课改对我国教学现状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针对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对教师提出了两点教学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学话”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九中学  尹秀芳  152300

摘要:新课改对我国教学现状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针对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对教师提出了两点教学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学话”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对于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而言,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经实践得知,拼图式写作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教学的原理在于把写作教学分成多个图形板块,让小学生在学习中逐一掌握板块的内容,最后结合一定的规律,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模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拼图式写作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深思才能顺利开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拼图式写作;教学策略
        限制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原因主要和写作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没有具备充足的词汇量等原因有关。拼图式写作教学能够将这些问题逐一击破,它是结合学生写作能力、识字能力以及运用标点符号能力等一点一滴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效的解决了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教师如何在拼图式教学中为写作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仍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一、积累小图,扩展写作素材
        一篇完整的文章由丰富的字词和句子组成,而汉字作为最小的符号单元,在创作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写作教学包含很多内容,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先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比如握笔的姿势或者写字的笔画顺序等,使字体呈现出的效果整洁又端正。在中段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有所提高,比如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写作技能;对于高段教学目标而言,重在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拼图式写作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语法,同时还要累积丰富的字词,以便能够延伸写作素材。学生在拼图式学习过程中应有效筛选和组织相关字词,结合《秋天》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和秋天有关的图片,使学生能够回想秋天的生活经历,以便能够自行展开拼图设计,挖掘写作关键点,将图片进行衔接,使写作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二、运用逻辑思维化句成篇
        学生所玩的拼图游戏是将众多小块儿按照思维逻辑进行拼接,然后形成一个整体。写作也是如此,写作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习字、组句和成篇。其中成篇是写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作为支撑,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以便学生能将语句进行衔接,组成一篇完整的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即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了使学生快速形成逻辑思维,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比如通过以下三点内容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一、教师可借助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演说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小学生思维会发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这种教学过程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照读教材内容即可。二、提高学生写的水平。教师要锻炼学生写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组织内部言语,锻炼思维逻辑;三、提高小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观察学生是否形成逻辑思维,是学生将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进行过渡的过程。在这些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拼图式教学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可以实现形象和抽象的双向过渡。
        三、衔接拼图,通过标点符号连词成句
        在实施语文拼读教学中,由于零散的小图不能概括图画的真正意义,所以学生应将零散的小图进行衔接,组建一幅完整的画面,同时还要利用相关的文字和短语以及标点符号等组成符合图意的句子,句子的内容应能概括文篇的含义。运用标点符号的意义在于其能够弥补话语的不足,尤其涉及到情感态度和说话环境以及行为动作时,都离不开标点符号的运用。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在写话期间,他们往往不能把握较长的句子的节奏,因此无论句子多长,最终仅用一个句号作为结尾,在句子的中间运用一系列的逗号进行填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停顿标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对逗号和句号的含义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为写作增添色彩。对于这个阶段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掌握逗号句号和感叹号的应用方法,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习冒号、书名号和分号等其他符号,使学生的写作更加规范。
        总之,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学证明,拼图式写作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意义,该教学的原理在于把写作教学分成多个图形板块,让小学生在学习中逐一掌握板块的内容,最后结合一定的规律,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模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实施拼图式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作为话题,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任务,以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写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拓展写作素材,利用标点符号连接成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将词语和句子组织成一篇完整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江丽钦 . 妙笔生花灵动生动写作 -- 再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J].教师 , 2019(4):43-44.
[2] 熊敏 . 解析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策略 [J]. 好家长 ,2019(12):118.
[3] 杨秋生 . 以读促写 , 读写结合——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J]. 课堂内外 : 教师版 ( 初等教育 ), 2019(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