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刘美玲
[导读] 现阶段,结合教育工作发展的大背景能够了解到,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校园教学工作走上了最新改革的道路。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中学   刘美玲  652200

摘要:现阶段,结合教育工作发展的大背景能够了解到,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校园教学工作走上了最新改革的道路。学生对于知识需求的不同,也需要我能够改善以往一刀切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根本,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根据中职学校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主要分析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这一教学模式渗透方法,希望能够通过全新的教育理念,发挥出阅读与写作教育的优势,以便于在相互碰撞和结合的过程中,产生感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阅读;写作;有效结合
        前言: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良好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主要就是由于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差,进入学校后,我所关注的也是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完全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升,这样的教育方法与当前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存在着差异,因此还需要我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通过文章的分析,我重点浅谈阅读与写作教育的有效结合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学生的良好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必要性
        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以往课堂教学的弊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在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的过程之中,教育部门对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职语文教学需要面向全体中职校园的学生,真正地做到一视同仁的教育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方法,重视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的这一模式,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的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出贡献。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思考
        (一)重视改变原有的教育思维
        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与其他的语文知识学习方式存在不同,我在讲解基础知识内容时,把知识点进行分散,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但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更是让学生能够基于文章的阅读基础上,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这一要求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利用已经掌握的语言表达方法,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优美语句,把自己的核心思想清楚地进行展示。例如:在课堂上,我就选择开展读后续写、仿写、文章改写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荷花淀》这篇文章之后,就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写出自己所希望的文章结尾,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二)重视阅读中的写作素材积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读写相互结合模式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曾经的教学阶段,我一直以来都是把阅读与写作相互分开的,经过分散知识点的整合,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然后再重复的进行巩固和复习。


这样的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单一知识点的积累导致学生认为语文阅读知识并没有更多的乐趣,所以放弃了知识的学习。
        在读写结合教育模式支持下,我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写作的方法,也能够在写作阶段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项链》这篇文章时,我就结合文章中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角度,让学生积累关于人物心理描写的语文知识内容。通过全文的分析以及写作结构的了解,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文章写作的手法,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降低课堂枯燥性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共同得以提升。
        (三)重视经典名著的阅读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作品时,重在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知道如何合理分类作品,作者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设计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并且掌握积累的方法,分析、整合和优化写作材料。
        例如,在教授《鸿门宴》时,许多学生是了解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我就给学生介绍项羽和刘邦的相关知识,并引导他们去阅读原著;再使用“微群阅读”来引导学生阅读单独的章节故事,并选择一个或几个故事思考、表达、书写,以实现用阅读促进写作的目的。 
        (四)重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课文阅读
        我在中职院校从教的过程中,面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情况,也有针对性的找到了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读写结合这个模式就是我观察到比较受教师们欢迎,并且效果良好的一种。而实际教学应用读写结合方法阶段,我一直主张的就是教学要从实际生活中来,只有符合生活的实际特点,才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下,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海洋与生命》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主的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目的就是了解文章所写作的内容,保证学生与作者之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阅读之后能够明确文章写作的核心思想。随后我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指导学习和仿写句子导写作方法。在讲解了基础知识后,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海洋馆,说一说自己看过的非常奇特的海洋生物,描述生物的长相和特色,这也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看过的海洋生物,有些学生甚至开始模仿起来,所以我也趁热打铁,让学生快速形成一篇微作文,这样的方法能够把学生所见、所想落实到纸笔上,从而真正的实现阅读、写作结合的最佳教育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综合我国中职学校内部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我对于学生的发展现状在认知上存在着偏差,认为只要让学生对专业的知识内容有所掌握,就达到了教育的标准,这也不符合未来我国工作人员培养的最终目标。所以笔者结合以上的内容,根据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重点了解到阅读与写作教育工作有效的结合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优势,进而保证学生在读写结合的模式下,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为后续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君繁.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体现育人价值——以一节读写课为例[J].海外英语,2020(13):1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