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育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姚丽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阅读以外,都涉及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黑龙江省海伦市伦河镇中心小学       姚丽    152325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阅读以外,都涉及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小学生具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才能培养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得知,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影响外,还关乎到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篇文章结合语文教学现状着手,对语言文字训练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论述,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浅谈能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存在的问题
        1. 词句训练不够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精力主要放在教材内容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因此学生对课文语言缺少深度揣摩。即使部分教师为学生提供词句训练的机会,但训练方法不够科学学生只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果学生学习知识后没有及时进行内化和拓展训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 忽视学生的阅读积累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因为阅读素材中包含丰富的词句,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但是课内阅读素材资源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建议是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内阅读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平台,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落实新课改要求,没有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
        3. 难易度无法实现平衡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这是因为学生受先天因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对于这种学习差异性,教师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很容易采取统一训练的教学模式,造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差的学生,对课堂心生畏难情绪,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强的学生则对课堂教学心生单调无味之感。考虑到这项因素,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争取使每位学生的语言文字作用能力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语言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育
        1大量的练笔,进行运用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针对作文展开的训练次数是很有限的,而且作文的内容比较宽泛,如果教师只为学生提供教材中仅有的几次习作机会,很难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因此,教师可结合教材外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更好的建构运用语言的框架。比如在《陶罐和铁罐》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一方面对陶罐和铁罐一个谦虚有理一个傲慢无礼的不同品质进行体会,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应取笑别人的短处,人与人应相互尊重的道理。笔者在教学中结合PPT软件将“罐”字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说出对这个字的理解,并列举出生活中其他的罐。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列举出很多其他罐制品,比如铁罐、玻璃罐或者木罐等。随后笔者引入新课程《陶罐和铁罐》,让学生明白罐子的材质有很多种,每种都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让学生诵读全文,但是学生对陶罐和铁罐的故事结尾产生了分歧,笔者先调整了课堂氛围,随后布置了一项续写作业,如果铁罐和陶罐能够和谐相处,没有表现出傲慢有理的样子,结局会是怎样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还获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兴趣
        兴趣是良好学习的开端,学生如果对语文产生兴趣,能更好的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此外,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还能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师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在语言文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词句的能力,使学生能带着兴趣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对于一些枯燥的词句训练,笔者有意识的将其转化为有趣的竞赛或者游戏,提高学生对词句训练课程的兴趣。以《蟋蟀的住宅》为例,教师为学生布置寻找生字生词的任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强化记忆。随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将生字生词默写下来,这种带着竞争意识的游戏,能快速提高学生记忆字词的能力,使教学效果获得显著的提高。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开展语言文字训练其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巩固以及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等。因此,教师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时,应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因材施教,并且组织有趣而丰富的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快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何铮.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提升[J].语文教学通讯,2018,14.
[2]王毅军.“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在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