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肖静
[导读] 新课标倡导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也就需要引导学生做高效的自主学习。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肖静

摘要:新课标倡导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也就需要引导学生做高效的自主学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呈现缺乏探究意识,能力差异大的情况,自主学习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引导,以创设情境、思维导图、合作学习、信息教学、开放课堂为方法,保证学习中的自主参与和推理实践,提升学习的效率,也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有数学综合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自主学习;引导方法
        前言:高效自主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中完成概念的分析理解,可以做灵活地运用分析,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以使数学学习带动思维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使自主学习有具体的过程和方法,发展教学与学习的结合,以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参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引导的方法上一定要关注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实际状态和需要,做好知识理解的帮助,以此实现素质教育。
        一、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
        (一)探究学习意识不强
        自主学习在新课改下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学的开展方向。初中生在数学课程中的自主学习缺乏探究意识,只是做概念性的简单理解分析,没有深入探究理论知识逻辑性和数学思想的过程。这样的知识学习就变成一种简答的形式,不仅没有理解认识,也容易造成思维能力的退步[1]。
        (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在数学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差异会影响学习效率,主要是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难度有所提升,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呈现较大的差异,特别地运用知识解题的过程中,知识认识和解题都不同步,自主学习的开展也就受到限制,学困生跟不上教学的进步,优等生没有发展的空间,降低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引导高效自主学习的方法
        对于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问题,在引导高效自主学习的方法上就要做出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以教学弥补学生能力上的不足和差异,也在结构和过程中做探究设计,以此保证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不仅让学生获取数学概念,也能有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建立情境帮助建立抽象认识
        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中,建立抽象认识是理解的基础,也是目前很多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困境之一,对于数学概念缺乏深度的理解认识[2]。因此,教学中应做出引导和帮助,抓住数学知识抽象与直观的呈现,以此建立情境,引导数学概念的学习理解,并提升学习的兴趣,保证思维上自主思考。例如,在《整式》的教学中,整式的基础概念理解是这一课知识的基础和核心,教师可以通过整式概念的多元呈现建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整式的形式和内容,以此能够推动深度理解,以数学思维完成理解认识,完成抽象理解。



        (二)借助思维导图指导逻辑推理
        高效的自主学习需要有能力的养成,并有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就需要引导有效的知识探究,将数学知识难点和重点做拉伸,借助思维导图保证学生的思维探究,指导逻辑推理,从而让知识理解和应用成为个人思维成长的过程,既提升学习效率,也让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锻炼。比如在《一次方程组》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做整合,然后以换元法为基础建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做换元概念的理解,再依据换元概念做推理解题,保证解法和算理的深度理解认识,让学习有具体的过程参与,推动数学思维的养成。在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使知识理解有了具体的过程,能够削弱因为能力差异而出现的理解问题,可以保证学习成果[3]。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高效的引导需要提升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也提升数学自主学习的感受,能够促进学习意识的建立。在引导的方法上就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自主学习的思路和成果有表达和互动的过程,能够让知识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效率会有提高,也能保证自主学习理解知识的正确性和全面性。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习能力的互补做教学分组,然后布置总结判定三角形全等条件,并进行验证的目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合作探究,使自主学习中有不同的认识和思维呈现,增加了图形证明的思考,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加学习意识。
        (四)发展信息教学帮助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教学引导中,教师要教授学习的方法,以保证学生随着知识的学习有能力的成长,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在方法上以信息教学为主,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以此让自主学习有更多的空间,也提升指导自主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就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建立教学视频,然后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以此让学习有具体的空间和方法。信息教学的开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指导,可以培养学习的能力,并促使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五)建立开放课堂培养学习思维
        在课堂中的高效自主学习引导方法上,要保证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抓住数学学习的认识和问题,以建立开放课堂的方法培养学习思维,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也让学习理解有具体的过程。其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基于学生学习理解上的尊重,组织数学认识的表达和讨论,使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理解更深刻,探究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能获得有效的成长。
        结论:总而言之,高效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具体的概念理念和方法养成,实践中要做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和知识理解过程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有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养成,随着知识的学习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也就让自主学习有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不同数学知识内容下的方法选择,确保教学引导可以发挥效果,保障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振军.推行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J].新课程,2020(41):177.
[2]谢代兵.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0):148-149.
[3]马文慧.初中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策略初探[J].读写算,2019(3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