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细化指导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汪河
[导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精细化指导,其主要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之中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师生之间课堂互动与交流的主要方案,让学生能够通过精读与细读文章后来解决相应问题,如此尤为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通城县实验学校 汪河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精细化指导,其主要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之中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师生之间课堂互动与交流的主要方案,让学生能够通过精读与细读文章后来解决相应问题,如此尤为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精细化指导;策略;探究
        引言
        语文阅读像一把钥匙,他可以打开学生们心灵的窗户,通过阅读,使学生感知外面的大千世界,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好奇,想要探索与众不同的世界,语文阅读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精细化指导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能够良好实施精细化指导,则利于强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教师若能够尊重文本的主要特征,设计出最为适宜初中生学习需求的阅读教学大纲,明晰教学目标,则能够凸显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精细化指导的重要作用。且精细化指导方式的运用,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阅读所独具的魅力。再者,实施精细化阅读指导,也利于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加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如个别初中生严重缺失阅读兴趣,也不具备阅读热情。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则可积极实施精细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阅读做好铺垫。精细化指导还有助于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创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思路以及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如此也更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入理解其含义,从而促进初中生掌握更为扎实的语文阅读技能,提高初中生对文本的感悟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细化指导策略
        (一)立足文本,展开语文阅读教育教学
        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是通过阅读从而实现教材、师生、作者间的有效沟通的教育教学过程。语文教育教学对话机制的基础是教材,立足于教材文章展开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是创建语文对话机制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就需要初中时期语文教师增强教材文章的诵读,应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展开深层次的挖掘、研读教材文章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诵读、理解文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的热情,同时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重复的诵读,通过想象文章中描绘出的具体场景,而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二)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仅是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通过阅读,对于个人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气质提升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学生喜爱阅读,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是关键。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合理划分课堂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习惯阅读,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力求让学生读得尽兴,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所在。再次,教师可不定期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有竞争意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最后,教师应多表扬、鼓励学生阅读,以此来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其实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认可就是最大的鼓励,老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就是莫大的鼓励。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走进故事情境
        当下互联网迅速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采用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了解文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阅读之前创设故事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整篇文章充满了想象,引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背影》的朗诵和写作背景,使学生对《背影》这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一个背影是爸爸买橘子的时候留下的。文中还提到,作者与爸爸已经两年未相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文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顺着作者的情感路线,解析整篇文章。教师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将不同的形式互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
        (四)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若想更好地实施精细化指导教学,那么教师还应实施针对性指导,这也是深化精细化指导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需求等制定好教学目标,而后再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更为投入地感悟文章内容,将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和自身的学习观点进行融合,从而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精细化指导,教师还应善于运用零碎时间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此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阅读状况,之后根据学生在阅读期间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细致性分析。再者,教师还需将良好的阅读技巧与方式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善于阅读,从而加快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效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一个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主要取决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浸润着文化养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主要作用。中学教师应该与学生培养和谐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中外名著、传记、散文、诗歌,让学生翱翔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学会鉴赏、品评、辩论。学校要多举办一些朗读竞赛、排练课本剧、举办学生辩论会、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鉴赏能力,让学生热爱语文,喜欢阅读。例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著名小说,小说情节曲折,通过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形象地塑造了自私贪婪、唯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金钱关系,金钱把一切友情、亲情、爱情都湮没了。我班学生通过编写课本剧,小组同学进行表演,把每个人物形象表演地栩栩如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让同学们周末去读书馆再阅读一下莫泊桑的其他小说,多角度地了解他作者的写作风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施精细化指导模式,以此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真正凸显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缪新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汉字文化,2019(24):93-94.
[2]伍丽.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47-49.
[3]魏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3-225.
[4]姜迪绪.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改革[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69.
[5]徐学民.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5):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