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李格格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李格格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而懂得合作是一种能力,是新课改所要求、提倡的,更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一种迫切需要。

广西天峨县向阳镇中心校     李格格    547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而懂得合作是一种能力,是新课改所要求、提倡的,更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一种迫切需要。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为学生营造更为放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这也让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容易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因为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因为数学学科较为抽象,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因为合作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启发,共同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提升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强化。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较为盲目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流于表面形式,教师无论为学生讲解什么知识点都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这违背了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思想。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有些基础的知识不适合采取此种教学手段,应当先让教师为学生讲解简单的知识点,待学生彻底理解并掌握了原理或公式再开展合作学习,更深层次地探讨知识的应用。
        (二)小组交流讨论的氛围不够强
        由于习惯了长时间的被动听讲,当小学数学教师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时,学生往往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形,不知道该如何讨论。讨论问题时,容易出现冷场的问题.虽然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大家交流讨论,可是大家经常低着头自己在本子上演算,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没有营造出学生之间积极讨论的课堂氛围,这让学习过程显得单调乏味,没有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导致小组讨论的效果不佳。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合作
        激发兴趣是引导人们思维活动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的小学生,兴趣就是他们思维的源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是教学实践活动高效开展的关键。当一个小学生对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创设产生了兴趣时,他们的思维自然就会更为活跃,在数学课堂上主动地、努力地学习和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重要前提。


为了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兴趣,教师一定要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导合作。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购买超市商品的数量、种类以及商品价格等,把一些数设置成未知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探讨如何建立等式方程对未知量进行求解。
        (二)科学设计合作学习过程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万不能当“甩手掌柜”,在小组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入小组内部,了解个体的实时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直面学习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动力。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小组出一个这样的题目:泳池为长方形,长70米,宽35米,先要对泳池底部铺砖,一块砖的面积为10平方米,现购入102块地砖,够用吗?问题问出后,学生之间开始讨论,组内学习气氛热烈,个体因为集体荣誉感,会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学习效率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合理布置学习任务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讨论活动,同时在开展讨论活动之前事先做好计划和决策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合作内容,需要遵守以下原则,讨论合作内容需要与当前课堂教学目标相符合,合作讨论活动过程对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之前,教师需要预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之后再根据目标确定讨论内容:为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之后让学生合作讨论什么是三角形;在多媒体中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然后让学生根据实例讨论三角形的有关性质。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四)评价总结:合理科学,鼓励学生合作
        评价总结,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总结,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小组合作完成的速度、准确度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态度和合作默契等众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以期发现学生合作中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同时,教师在评价总结的过程中,也要用更多赞赏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让他们树立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辱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更好地尊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海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J].小学生(中旬刊),2019(12):54.
[2]马静.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构建与开展[J].读写算,2019(34):156.
[3]庄承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J].科幻画报,2019(09):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