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陈泽荣
[导读] 近年来,“减负”成为了人们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

湖北省建始县景阳清江中学  陈泽荣

摘要:近年来,“减负”成为了人们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生的课业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高压下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所以,如何“减负增效”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减负”不意味着降低学习品质,而是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对“减负增效”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减负增效;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应该依存于现下实行的素质教育。换而言之,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弱化自身的存在感,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作用。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身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新颖、富有趣味性。总之,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目的不外乎是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进行深入探索,由此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也能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只有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够促进智慧课堂的有效开展。
        首先,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从数学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尽量满足班级内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不能一味地同别人进行比较,而是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其次,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应试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被动学习的效果并不好。一方面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不利于学生未来的继续学习。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并利用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完成探究任务。
        2.倡导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常应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有教师发起讨论话题,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况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年龄相近,思考问题的方式相仿,在进行交流时不会产生负担,能够畅所欲言地进行表达,有助于达到为学生“减负”这一目标。利用此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小组的安排。对于简单的讨论问题,可以采取就近原则,让学生与作为相邻的学生进行讨论。


而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问题,则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保证每个小组都可以顺畅交流、完成任务。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解“概率”这一课题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与同桌组成实验小组,完成抛硬币、检验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否为50%的活动。一人负责抛、一人负责记,最后由二人共同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程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3.利用微课打造智慧课堂
        为学生“减负”就要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笔者以为,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大体分为三个步骤——预习、学习、复习。只有保证每一个步骤的效率有所提升,就能够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缩减所用时间。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减负”时可以从这一方向进行思考。其中,微课便是现阶段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
        微课可以应用在组织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够抓住重点。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总是会产生茫然之感,即便根据教材进行预习也会出现认为什么内容都重要,但什么内容都不能掌握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一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完成预习工作,缩短学生的预习时间,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微课可以应用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数学知识点会很多,学生稍微走神错过重要知识点可能就会连接不上后续的内容,出现整节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质量不强的问题。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向学生讲解典型例题。例如,在制作“证明三角形全等”这一内容的微课时,教师可以花费1~2分钟为学生串联可能用到的知识点,然后再引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为学生进行着重讲解。总的来说,就是将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压缩,将精华部分通过5~10分钟的视频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捋顺答题思路。
        微课也可以应用在组织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在完成一个阶段内容的学习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重温知识点,制作微课能够让学生进行反复观看,保证学习质量。笔者以为,教师的复习微课可以分为两方面内容,一为整合所学知识点,二为拓展知识点。前者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而后者则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强、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提升自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搭建智慧课堂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还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热情。并且,为了达到“减负增效”这一目的,教师还需要合理规划学生的预习、学习、复习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光林.探讨初中数学智慧微课堂的构建方法[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95-96.
[2]贺胜元.关于初中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策略的深度探讨[J].考试周刊,2020,(45):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