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梁晓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梁晓
[导读] 生活是数学学科的摇篮,数学和生活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关系。

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小学  梁晓  441811

摘要:生活是数学学科的摇篮,数学和生活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关系。小学数学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大多是通过教材的方式,教授学生一些最简单也是基础的数学常识。数学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形成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观察世界。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应当适应学生的性格特征,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通用性的学科,它的很多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最终也将应用于生活。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拉近学生和数学课本知识之间的距离,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数学这门学科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数学知识通常是抽象的,需要思考和实践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通常是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大纲来进行教学,课堂内容围绕课本知识为主,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低下。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易于小学生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数学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将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科知识为我们所用,可以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操能力。因此,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数学学科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数学教育能够越走越远的动力来源。
        2.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下面将详细阐述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2.1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当中一个最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工具。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能够更快地将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海洋,开启心智、陶冶情操,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在日常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常常会比较匮乏,只是将课本知识用书面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这无疑增添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方式,来将教学语言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日常语言习惯。(1)增加教学语言的甜度。孩子更容易被音调高、音调细的语言所吸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生动化的语音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接近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喜好程度;(2)语言表述更加形象生动。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尽量不要运用太多专业性的词汇,最好寻找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形式来解释一个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分数知识的时候,我们学到了分子、分母,老师可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的区分这两个部分,“将分子和分母看作是母亲抱着孩子。所以母在下方,子在上方。”
        2.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深入理解和挖掘教材内容,运用合理的方法将教材和生活衔接起来。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这个群体,直观形象生活化的知识更易于他们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老师平时在授课完成之后,可以开动脑筋设计生活化的例题和习题,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或者包含生活化的知识,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转化知识。比如,当我们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以及初级几何知识:角和直角这一部分教学知识时,因为这些知识点都比较抽象,我们在教学的开始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点和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知识的导入。另一方面,数学教材上很多生活案例都是来源于编教材的年代,或多或少与当前的生活有些脱离,所以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生活化实例时可以适当为之添加一些当今时代的生活内容,使得数学教材更加匹配当下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2.3重视学生的感性认知
        新课标讲究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在数学教学当中,不仅仅让学生会学、乐学,还要能够在教学当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教育更好的为生活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感性认知这一点在目前的数学教学当中还是非常欠缺的,教师不光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还应当教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光理解知识,还能够对知识产生自己的认知,通过学习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方式、板书内容、小组设计等都应该以学生为基础,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能产生亲切、放松的情绪,由感性来带动理性的教学和学习。教师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数学竞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对数学产生喜爱和学习兴趣。感性的情感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影响力和持久性,也能够让学生更投入到学习之中,开发自己更多的能力,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学科,它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数学与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关系。数学学科是对生活实际的提炼和总结,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谜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开。新时代、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数学老师需要将书面的数学知识增添更多生活化的色彩,让数学贴近现实。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让他们了解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能够热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推动数学学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金花.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高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000(025):248-248.
[2] 蒋杰.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 000(005):150.
[3] 徐林伟.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8, 000(00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