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探究 蒙家法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蒙家法
[导读] “家国情怀”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当今国际发展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新屯学校  蒙家法  562400

摘要:“家国情怀”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当今国际发展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历史学科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化认识历史全貌的机会并将“家国情怀”贯穿在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人物之中,因此教师要以历史事件为根基为学生真实还原历史全貌,同时在这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历史规律,同时挖掘历史名人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将家国情怀纳入到良好的思想品德之中。同时,教师通过历史人物扮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魅力并在日常行为中进行传承。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之一,家国情怀体现了国民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心系国家的兴衰荣辱,并致力于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的情怀其基本内涵包括团体意识、家国同构人为的爱国之情。家国情怀具体到个人的行为表现常体现在国民个人的自我修养的提升、遵守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以及具有坚定的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等等。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家国情感、道德感以及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塑造下同一年代的学生在道德品质上会呈现出共性。而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个性发展的主要环境,同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需要将“爱国情怀”深入融合到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
        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涉及我国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历史发展轨迹,其中包含大量历史观、世界观的详细案例,教师在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历史事件的解读以及评价,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其正确的“家国情怀”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符合学科特点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一)还原历史史实奠定“家国情怀”根基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史实的讲解通常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评价,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对历史事件有了基本的认知,在原有的是非观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中的相关人物及国家有了基本的判定。教师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总结贯穿其中的历史规律,从而引申出整个事件带给整个国家及个人的经验教训,一个个小的历史事件便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教师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向学生阐述价值及历史观,使得教师所传达的家国情怀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二)以历史名人为榜样,激发“家国情怀”
        “历史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影响较大的人,他们的活动或积极地推动着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历史名人是贯穿在历史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既是历史史实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
        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突出个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了解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更加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史论结合,全面客观地分析,并以下列标准做依据: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杰出的历史人物是历史变革的倡导者和发起者;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也是历史发展进程的促进者和影响者。作为“爱国情怀”的标杆人物,教师需要以历史名人作为一个辐射中心,更加立体全面地讲解体现在其身上的家国情怀。
        (三)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家国情怀”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互动上乐于参与角色扮演类的教学活动,在对历史名人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之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的精彩演绎,当学生将自己当作历史人物的化身便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历史人物身上背负的国家责任、民族大义,从而将“家国情怀”中的精髓纳入到认知体系中。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初中阶段的学生过于顽皮可能存在歪曲史实、丑化历史人物等行为,教师在面对学生这样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让学生养成尊重历史的良好习惯。
        (四)以史为鉴,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以史为鉴的好习惯,并在日常行为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历史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新时代初中生应从本源、史鉴、传承中不断提升对家国情怀的认识,激发建功新时代的奋斗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另一方面,要摒弃历史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历史学习中积极总结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将历史规律融合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之中,在提升自身认知能力的同时为祖国建设做好准备。
        结束语: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到历史学科,教师在为学生搭建历史框架、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塑造基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家国情怀作为渗透在历史学科中的文化因子,需要教师将其进行充分的提炼和整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更高格局的新时代国家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苏莉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0(09):138.
[2]樊平.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0(02):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