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刘亚娟
[导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但古诗词在高中生物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刘亚娟 714000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但古诗词在高中生物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导课引入,激发兴趣;目标切入,理解新知;讨论穿插,激发想象;结课引用,巩固新知。在生物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有效使用古诗词等,使课堂更具艺术性,活力性,高效性,并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统一。
关键词:古诗词;生物教学;策略
        一些古诗词、谚语和俗语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现象和规律,将古诗词等融入生物课堂不仅使课堂富有美感,增强课堂感染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1)以诗为载体,使课堂具有艺术性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科学性和实验性是课堂的主要特点。在课堂上,学生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客观的态度,因而课堂时常缺乏美感。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若将古诗词与生物课堂相融合,可使课堂充满生气,增添课堂艺术魅力,对学生的美育也有重要作用。
        (2)以诗为载体,使课堂更具活力性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丰富生物课堂,为生物的学习创造更有活力的氛围。借助诗词的描绘,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生物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诗为载体,使课堂具有实效性
        利用蕴含生物学知识的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在练习中引入诗词,变换试题情景,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认识与思考。
        (4)以诗为载体,将文化传承与科学发展相结合
        古诗词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而流传下来的,语言优美而精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很多古诗词是对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精辟概括。将古诗词与生物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
        (5)以诗为载体,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统一
        将古诗词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弱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教育应该达到的最佳状态和最终目标。
目前古诗词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教师不使用、随意使用、使用方法不当、时机不当、使用过量等现象。为了实现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现提出一些具有学科特色的有效教学策略。
        2.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计划性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计划地使用古诗词。不能有任何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在设计运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水平,把握古诗词及谚语等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引入方法。



        (2)易解性策略
         引用学生已学或容易理解的古诗词易于建立古诗词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生命规律与现象。若选取的古诗词对学生来说比较生僻或难以理解,学生就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而忽略古诗词中蕴含的生命现象及其原理。
        (3)适时性策略
        在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应该适时。古诗词可以作为课堂的引入部分以导入新课,也可作为攻克难点的利器,还可作为知识点总结与整理的工具。如体温调节的导言可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作为开篇来吸引学生,人在中午田间劳作觉得热而出汗,出汗是体温调节的结果,以此为契机来介绍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在导课时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时切入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4)适量性策略
        在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应该适量。在生物课堂中过多的运用古诗词,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于古诗词而丧失生物课堂本身的色彩,也容易让学生记忆混淆。因此教师在选用古诗词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多,而应该注重质量上的精。
        (5)激趣性策略
        导入新课时适当运用诗词,既可导出教学内容,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牵引学生的思维,从而为本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时,用“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导入,接着提出问题“同样是一个母亲,为什么子代会不一样呢?”从而引入变异的知识。诗词谚语通俗易懂,学生便于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相关知识点。
        (6)启发性策略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诗词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在讲《生物多样性》时,可以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来启发学生。春天为什么会处处闻啼鸟呢?都有哪些鸟呢?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思考讨论中穿插古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7)灵活性策略
        新知识的传授,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目标所指,而有些生物学知识难度相对较大,这时适当切入一些古诗词、谚语等,不仅有形象感、亲切感,缩短新知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还能降低知识难度,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8)总结性策略
        一堂好的生物课,还应当有好的收尾。课堂小结时如果能运用一些俗语、谚语或古诗词,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归纳它们,往往能让学生回味无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收到完美的效果。
总之,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古诗词的运用时机、方法等,使古诗词使用的恰到好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做到教与学的统一,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但在运用古诗词时应注意要有计划、适时、适量、有效地巧妙运用,活跃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司改玲.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14
2.王传忠.浅析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文渊(高中版).2019.02期
3.徐明.论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新课程(中学).2014.0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