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郑彦国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郑彦国
[导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每一个身体里流淌着华夏血液的华夏子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甘南县甘南镇中心学校   郑彦国    邮编:162100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每一个身体里流淌着华夏血液的华夏子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的核心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讲学中正在不断的落实爱国主义的教育,并且,在初中阶段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
        当下未成年的犯罪率在不断上升,虽然这跟社会的一定影响有关,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上,现如今的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只注重考试考查的科目的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和投入较少,甚至有的学校老师占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爱国教育也在逐渐的被引起重视,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大部分处在叛逆的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学校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也得重视学生的心理,以及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一名爱国的社会栋梁之才。
        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1.1可以规范学生的思想
        初中生的思想发展尚未成熟,未形成正确的“三观”随着现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生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三观,所以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的人。使学生接受正确的引领,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
        1.2有利于学生实现社会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断落实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实现社会化中不断学习爱国知识,并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将爱国主义内心化,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不断落实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的学习国家制度,了解国家制度,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的正确社会化,防止学生再社会化的过程中偏离正确的道路。并在不断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实现自己的社会化。
        1.3有利于培养接班人
        新时代的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深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爱国”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正好是对公民层次的要求。中学生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部分,必需要从小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做法就是要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


培养学生,服从党的领导,并且热爱中国共产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探究
        2.1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有力工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要时刻紧扣教材,运用教材中真是有效的实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一些教材上有趣且典型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要想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有关爱国主义知识点的教学,也可以通过教材对有关知识点向课外知识来扩展。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等通过这样的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在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多搜集一些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来给同学讲一讲,让同学认识到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爱国情怀都是不可缺少的。
        2.2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如果想要对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技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技能、知识储备情况,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如果知识将课本上的内容读出来,那么就会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氛围变得很刻板,学生会感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很无趣,而失去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用幽默有趣的话语来落实爱国主义的教育。
        2.3在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如果只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内心意识里的爱国情怀,那么,如果只单单依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设置一些标语在楼道里或者餐厅里,让校园内处处可见爱国的宣传标语,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宣传爱国主义的小讲堂或者大演讲,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绘制法治爱国的板报,让学生们自行设计,这样学会生们在自我动手中就可以培养自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法律知识。
        结束语:初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的特殊阶段,正确三观还未形成,思想也不是很成熟,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思想,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防止学生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刘雪莲.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
[2]陈良书.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