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张秀丽
[导读] 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下,如何利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 张秀丽   832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下,如何利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在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体现当前育人教学理念的重要课程。本文将对如何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的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综合实践;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始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更是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与交互性等特点,有助于学生快速获取和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初步掌握借助信息技术搜索文献资料,检索关键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和检索分析能力。接下来,笔者将对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效开展提出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师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些学生在教师提出相关选题内容后,经常不加思考就直接自行通过搜索引擎找寻相关内容和相关问题的答案,长此以往,并不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培养思考探究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对相关选题或课题有了一定思考,并且对课题如何开展和设计具体环节有初步的思路后,再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和相似的案例,指导学生明确资料搜集这一过程,一定是在自己经过思考后有针对性的补充课题研究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正确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最终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里发挥信息技术前沿性、便捷性等特点的最大优势。
        2.选择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当前中学生年龄段和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保证课题的可操作性。在选择课题主题和内容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就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的优势,通过网络寻找各地实施的优秀课题案例,再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探究能力完成好对课题的分析。另外,在选择课题项目前,教师要充分对班级学生的主要兴趣点进行调查,为学生设置符合他们兴趣点的课题内容,让其能够带着足够的积极性开始综合实践活动。


还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更快了解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的窗口,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最新科研知识融入研究性学习课题当中,为学生普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拓宽他们了解世界的眼界。
        3.优化活动总结成果形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优化研究成果、及活动总结的展示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Excel表格、PPT等可视化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学生在总结研究成果过程中,在锻炼自身逻辑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对PPT等软件内容设计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将探究成果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以PPT等方式呈现,还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共享性和易保存传播的特点,让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分享交流,甚至可以请同学之间相互评议的方式,互评对方研究成果。让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里找出不足与差距,总结综合实践课程里自身存在的问题。
        4.丰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教师就可以通过线上社交的方式广泛与相关企业或社区进行联系,丰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同时在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中,仍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及时了解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地点的相关信息及发展情况,提前通过网络观察当地照片等方式了解选定的实践地点是否适合学生集体前往,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或社区活动的相应地点在活动结束后还可利用学校、企业或社区的官方新媒体账号,扩大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他们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另外在实践过程中,例如组织学生前往科技单位或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时,由于参观时间有限,在参观之后还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分享一些成果展示视频,便于学生快速了解所接触过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顺利开展的有效依托,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共享、易于保存传播、信息前沿性等特点,有助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与现实社会接轨,找到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选择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优化活动总结成果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等方式,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蕾.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J]. 学子:理论版, 2017,(01):24.
[2]李慈.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究[J].教师,2018,(05):020-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