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许玫瑰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许玫瑰
[导读] 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具有高学历的人,而更加看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镇双洋小学   许玫瑰      362412

 摘要: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具有高学历的人,而更加看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小学阶段也是培育学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让学生从小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认真学习,以后投入祖国建设中去。本文就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提出建议,望能对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小学;德育教育;渗透
        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我国对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变的话题,要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需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
        1.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的意义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他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人们还会关注学生是否会做人,是否具有良好品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对德育教育引起重视,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提升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
        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工作。目前德育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了,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为己任,学习无数爱国人士无私无畏,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只有将爱国情怀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有利于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责任感和道德感。
        2.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具体渗透策略
        2.1宣传有关爱国的事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事先多搜集一些关于爱国教育的素材,选材时要注意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时,就可以列举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历史或者时事政治中的爱国事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意识。如下水展开救援工作,成功救出生还者的士兵,视死如归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很多爱国事迹就在学生身边发生,学生更能有所体会,所以教师可以就疫情作为主题进行爱国教育。首先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导入相关抗击疫情的报道,再让学生分享疫情期间那些触动自己的事件,接着教师选择一两个人物的故事进行分享,比如,奋战在一线,呕心沥血地带队研发疫苗的李兰娟;疫情上报第一人,奋战在一线,急病人之所急的张继先;剪掉长发,节约穿防护服时间的护士单霞。
        2.2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事先选定某一个事件导入爱国主义主题,然后选取几个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事例,教师再播放祖国发展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重走汶川地震遗址”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人民万众一心,有计划组织灾后重建,积极建设自己的家园。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以“爱国”为主题的活动,在班会上开展。如评选最受欢迎的爱国主义手抄报;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祖国壮丽山河图”;举办“我爱你,祖国”演讲比赛等。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班会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搜集素材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2.3组织爱国实践活动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潜藏于书本,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而处于特定环境中,某种意义上能够对学生感官产生刺激,增强德育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徜徉于历史长河中,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在特殊节日里,如清明节时,学校可以组织全校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立志报效祖国。
        2.4结合课本内容,培养爱国情怀
        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各科教材都更新换代。新一版的教材中,加入了许多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容。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爱国元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拿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课本一开始便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师可以就此拓展,丰富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认识,了解祖国的多元化。
        当学生学习如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二年级下册的《爱祖国》,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等这些与“爱国”相关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素材,予以引导,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祖国的热爱,再结合自身,培养爱国情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从身边小事抓起,以身作则,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使命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并立志认真学习,为未来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此外,还可以将小学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文君.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中华少年,2018(06):141-142.
[2]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材教育,2016(2):129—129.
[3]吴玉伟.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未来英才,2017(7):7.
[4]何拴来.浅析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素质教育的策略[J].技信息(科学教研),2017(05):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