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吴燕
[导读] 教育向来备受人们关注重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样的需求下,造成大量学生从农村往城镇流动。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校     吴燕

摘要:教育向来备受人们关注重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样的需求下,造成大量学生从农村往城镇流动。相比过去,大多数农村小学班级人数逐渐下降,一个班的人数已近不足三十,小班化的已经非常普遍。这种变化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用,课堂氛围沉闷,师生精神萎靡,如今该如何面对?因此,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行策略实属必要。
关键词:教育需求;小班化;教学策略
        如今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匮乏,学生数量少,年轻教师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多数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氛围差,成绩不够理想,很难得到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根据国家教委对小班化教学的要求,为保证对学生个性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内容,形式,实施过程以及教育模式和策略上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以适应小班化的教学形式。
        一、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教学管理不规范,没有足够的的责任意识,,导致对学生的管理性差,没有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和流程,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二)教学策论落后,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不够活跃,学习缺乏主动性。
        (三)学校资金匮乏,办学效益不高。
        二、小班化教学问题分析
        因为农村学校规模不大,许多学校领导没有重视学校的管理问题,导致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学校开展管理管理工作时,没有明确每一位教师的岗位职责,没有增加教师教育责任感的同时,对教学管理质量也大有影响。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人员数量匮乏,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到位,加上原有的教师上了年纪,一个个逐渐退休,难免会出现教学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另外,传统的教学策略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小班化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以及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资金困难的问题,资源的整合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对学校发展有一定帮助。
        三、如何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强化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管理
        这是不对的,学校小更加便于管理,师生之间联系紧密,更能促进知识传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更加融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加强管理,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使教学质量得到可观的的提高。



        年纪较大的教师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了他们的教学习惯,很难再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所以教学管理转变工作只能从年轻老师身上展开,让老师了解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对自身的劣势条件进行改变。一旦改变了农村小规模学校自身存在的劣势条件,那教学质量的提升时显而易见的。
        (二)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办学效益
        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往往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强化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责任保证加强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学校自身也要注意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办学效率。另外,为确保教育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有必要执行双报告以及双审核的制度,将经费使用严格落到实处。
        (三)优化小规模学校小班化课堂的教学策略
        加强关注,灵活教学。小班化课堂学生人数少,所以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关注,争取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给与每位学生课堂发言或答题的机会。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集中,将发呆、讲小话、心思游离课堂之外的学生引导回来,保证学生全程都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倡导多方位互动,包括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动,活跃课堂氛围。给予学生们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共同讨论的机会,灵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当然,整个过程教师需要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不能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带偏了,掌握好方向,准确有效的引导学生。
        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与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引导要“精”,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对一般的学生就需要讲解的足够透彻,这样才能让他们将课堂的知识理解消化;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将知识点由繁化简,讲解的通俗易懂。至于设计训练,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以及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时候教师还需要关注一下成绩不好的学生,适当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他们做答,如果答案正确,应当给予表扬,错了的话可以适当鼓励,给与他们信心,争取下一次能够做出正确的答案。另外,布置作业与练习题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成绩好的可以适当加两个难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成绩差的就督促他们认真细致的完成作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指导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支持个性,但也要遵守基本教学目标,上可入九天,下能脚踏实地。
        通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对以往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加强了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还实施了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的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力度,平衡了每位学生的心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总的来说,此次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初见成效,作为教师的我从中收获不少东西,知道如何更好的去了解教育学生,而学生们与老师的关系更加亲近,不仅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思维与社交能力也得到了不错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路永俊.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88+91.
[2]孙彩霞,洪舒菲.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教育导刊,2020(10):30-37.
[3]闫继忠.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学管理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