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石敏
[导读]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做准备,其中就包括人才的培养。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石敏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做准备其中就包括人才的培养。而小学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阶段,其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智能机器人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已是一种必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通过智能机器人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加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未来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教育;小学课堂;信息技术
        如今,从军防武备到生活学习,智能机器人的先进应用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的成果。将智能机器人教育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体现了教学的与时俱进,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科技成果的了解,培养对智能机器人的浓厚兴趣,并在学习实践中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对于国家人才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智能机器人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融合的重大意义
        其一,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改革教育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教育系统相应地进行改革以顺应社会需求。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带进智能机器人教育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与时俱进,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作出了贡献,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系统的改革。
        其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培养高素质人才由于智能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工业设计、物理、数学、化学、电子、机械、材料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追求应用于实际生活,切实帮助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智能机器人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工程思维和技术能力,促进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水平的提升。这也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智能机器人教育为其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实践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其三,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而新兴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还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将智能机器人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融合起来,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走上研究发展人工智能之路提供启蒙教育,继而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壮大,帮助国家培养优质的专业人才。
        2.智能机器人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策略
        2.1教材与实际相结合
        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课本已经设置了关于智能机器人的学习内容,但是智能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课本并不能做到及时地进行相应更新。


所以教师在利用课本进行智能机器人教学时,并不能囿于课本,要关注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然后结合课本内容与当下实际的技术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自己本身需要充分掌握课本内容,深入学习智能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清楚智能机器人如何设计和操作,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实操的丰富经验,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其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最新技术的研发情况,带领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认知智能机器人,逐渐建构起智能机器人的理论知识框架,为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再者,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科普刊物进行阅读,尤其是与智能机器人有关的科技刊物,让学生获取最新的、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2.2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对智能机器人建立正确的认知,教师只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升华到实际的动手操作当中去,在实践中增强对智能机器人理论知识的掌握。
        智能机器人教育应当主要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动手组装、搭建机器人,对其进行简单的编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锻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组建机器人的材料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开放的思考这些材料可以拿来建成什么功能的机器人,有什么用处等等,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顺利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然后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己的机器人。学生可以在独立操作中获得成就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效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思维逻辑能力,形成科学而高效的思维方式。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器人编程类比赛、机器人竞技类比赛、机器人创意类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例如WER、WEX IQ挑战赛、WRO、FLL、未来工程师等.学生可以在实际的竞赛中培养自立自主的品质、平等竞争的意识、奋发赶超的精神,锻炼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和心态。并且这些竞赛活动往往要求以团队小组的形式参加,学生可以得到社交能力的锻炼机会,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为团队合作期间可能会出现意见相左、观念矛盾等问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不断沟通协调。
        结束语
        总之,智能机器人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系统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机器人教学的措施分析[J].石敏.小学生(中旬刊).2019(07):83
[2]机器人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开展策略探究[J].李辉.考试周刊.2020(5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