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 白延红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白延红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高段数学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黄陵县新区小学   白延红   727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高段数学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一体系中的小学数学知识由于其抽象性和拔高性,也成为了小学数学层次划分的一处分水岭,给历来的数学教师设立了一定教学阻碍。然而,高段数学教学工作尽管有一定难度,但并非没有解决方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将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研讨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段数学;教学
        一、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主要起到的是传授一些基础性知识和数学理念的作用,而低年段数学知识往往发散于生活,尽管数学知识相较抽象,但由于可联系实际生活,实际数学课程可能是生动有趣的然而过渡到高段时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需求,考虑并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这是解决问题的一处关键。
        二、思维导图在高段数学应用中的主要优势
        小学数学过渡到高段时期,由于这一年段的数学知识点不仅比较分散、杂乱,与实际生活间的关联已经开始减小、降低,这一部分课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果拘泥于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但倘若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授课模式,使得原本混杂凌乱的知识变得有条有理学生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则会容易一些。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有“空间与图形”的相关模块,倘若借助多媒体所呈现的思维导图模式来辅助教学工作,课程的进展必将十分顺利。[1]除却能使知识点条理化、清晰化、便于记忆、观察之外,思维导图的制作模式比较灵活,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随时的更改与调整这就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一定个人创造的便利空间,从教师角度讲也是一种优势所在。另外,根据科学研究,思维导图,融合了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纽带,需要人在理解进程中同时运作左右脑,在推动个体逻辑与联合想象锻炼的同时,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潜能激发也有切实的启迪效果。
        三、如何在高段数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
        (一)借助思维导图升华新授课程及巩固课程
        思维导图的应用对高段数学中,尤其是知识相对较为抽象的一部分具有高度可行的意义。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够起到解释疑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大大减轻教师的授课难度,可谓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授课策略。但思维导图存在一定的多变性,教师在授课中应更为灵活地使用这一模式。


在传统的思维导图模式授课中,主要借助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标记的方式来开展,目前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各地校区的应用和普及,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实现思维导图,更具深刻意义。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小数乘法”,知识点冗杂、枯燥,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距离,这在知识点归拢、梳理以及知识点扩延、推及中,思维导图法都体现出了它的突出优势,然而,倘若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如希沃白板PPT课件等来呈现思维导图,设立“树形”导图模式,从小数乘法的主干上延伸出小数混合运算、乘法运算定律等二级主干,即树形的主要枝杈,再由此继续分散,将使原本冗杂、啰嗦的知识点变得井井有条,而多媒体设备能够更为直观、明显和生动地将这些呈现出来,思维导图与多媒体设备的合理结合是完善高段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于高段数学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课新授课中,在知识回顾与复习课中,思维导图也当仁不让地显示出了一种绝对性优势。思维导图能够在短期中高效、连贯地穿插出复杂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网络得以构建,推动了回忆的高效性。
        (二)锻炼学生思维导图解题模式
        除却教师应在授课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以外,应对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锻炼和培养。这首先要求了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有意识地传授一些思维导图的创立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这种方法自身传递给学生可能会引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在思维导图初步应用的基础上,有参与性地和学生们进行思维导图的互动、交流,实现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练习,比如“可能性”专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创立了树形思维导图主干的基础上,让同学自行去补充该树形的其他枝杈,并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结合思维导图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不宜公布确立无疑的思维导图,而是给学生一定自行分析、整理导图的机会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试题审核中加大思维导图的占比,这也会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建立一种更深的理解,以便后续思维导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2]
        结语:小学高段数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部分,由于其存在一定枯燥、抽象的特征,在对其进行教学开展中,历来常遇到阻碍。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中的合理应用有缓解抽象知识教学难度的作用,并且,融合了多媒体技术下的思维导图授课模式也会使学生建立更为系统、深刻的理解,除此以外,倘若教师能在日常习题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导图解题策略,这也将对高段数学后续工作的展开与完善起到不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06):21-22.
[2]王彩云,纪拴江.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课中的使用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