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中心小学校 赵雪兰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历史课堂,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巨大的变化,已逐渐成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如何采取更好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初中历史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手段;历史教学;教学手段;图片;视频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充分运用电脑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让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一些实际,从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应用于历史学科教学的作用了一些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让历史学科“活”起来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初中学生重直观感、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影响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
二、多媒体能再现历史情境,进行各种教育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运用大量珍贵历史瞬间(图片、录像)的重现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再现历史情境,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并参与认识过程,如同身临其境既可增加学习的兴趣,进行各种教育,又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认识历史事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
例如:在讲都江堰一部内容时,我播放都江堰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段视频把都江堰的修建过程,作用讲得非常清楚。这样学生眼观历史视频,耳听讲解,通过多种感观获取了历史知识,同时学生对所学部分知识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
三、多媒体让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丰富有趣
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是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接受性学习,容易使学生厌倦,丧失对原本兴味盎然的历史学科的兴趣。而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可将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图片绘画、新闻报道、知识竞赛、游艺活动、影视的收听收看等融入历史课堂,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察感悟历史,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幽索隐、深化知识、发现规律。在调动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以直接兴趣为基础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 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精心创设的历史情境,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跨越时空、地域的鸿沟,拨动学生的情感,从内心自然接受和形成历史观感。过去单靠教师的语言讲授创设历史情境,有点苍白和单调,如今多媒体演示教学可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情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多了些内心体验和感受,更利于将形象与思维融为一体。
(三)多媒体教学节奏紧,容量大
史课内容多、头绪杂,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忙于板书,忙于描述那些学生看不到的人和事,忙于讲解那些学生费解的概念,结果也只是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利用多媒体事先准备好板书、历史资料、图像图形、影视音乐等信息,不仅省出了板书的时间,而且直观形象的资料、图文影视、图示板书将教师费尽口舌描绘讲解的人、事和概念以形象化、简单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知识容量增大,加快课堂教学节奏。 例如:讲中国古代史《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内容时,对于“丝绸之路”的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途径地点名称,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数学生能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路线。
四、 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尤其明显。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金卫星.中学历史教学研究[J].苏州大学,2010,01:161-164.
[2]于有西.中学历史教学法[J].四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8-111.
[3]朱汉国.初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
[5]萧枫.姜忠喆.让课堂动起来.长春吉林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