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语文课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任玉伟
[导读] 自从上了高年级,我发现部分学生不知从何时起上语文课总是无精打采,目光呆滞,每次提问问题,学生们总是尽可能的把头低下,好像是躲避灾难的鸵鸟似的,只有少数那么几个“好学生”支撑着门面。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  任玉伟     256600

       自从上了高年级,我发现部分学生不知从何时起上语文课总是无精打采,目光呆滞,每次提问问题,学生们总是尽可能的把头低下,好像是躲避灾难的鸵鸟似的,只有少数那么几个“好学生”支撑着门面。即使非常简单的问题,举手的也寥寥无几,与低年级段提问时的小手如林、叽叽喳喳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在想是不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呢?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能力让学生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如果一个老师唤不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那就是失职。拜读了《山东教育》发的《“好课”与“坏课”》一文,我想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地位呢?是“好课”还是“坏课”呢?我心血来潮,就以作文的形式作了一次调查,题目是:(不)喜欢上语文课的理由。要求实事求是,说真话,吐真情,不必为了讨好老师而说违心的假话。结果,有近半数的孩子选择了不喜欢。扪心自问,我每天早出晚归,一心扑在教学上,教学成绩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这个结果多少令我有些失望、尴尬,甚至难堪。
        喜欢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教师的认真负责,比如课文的故事生动、语言优美等等。不喜欢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教师比较严厉,生怕自己学不好,挨批评、罚站。2.有的问题太小儿科,不值得回答,有些问题又太难,不会回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沉默是金,还是不说为妙吧。3.上语文课没有自由,它既不像科学课那么有趣,也不像美术课那么自由,更不像数学课那么令人深思。4.语文课任务太重,既要学习生字,又要读书,还要习作,而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绞尽脑汁挤牙膏似的往外挤出一篇,还得不了高分,整天不是读啊读,就是写啊写的,太麻烦、太枯燥了。
        看了孩子们的稚拙甚至略失偏颇但很有主见的回答,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在课堂上,不苟言笑,生怕一笑失去了做教师的尊严。另外,素质教育虽然喊得惊天动地,可是应试教育还是搞得扎扎实实,分数现在成了教师名副其实的命根。


因此我的教学理念还是滞留在如何让学生考试有个好成绩上,一切为了高分而努力,于是把一篇篇精美的课文肢解的支离破碎,把每一篇课文深入分析到“骨髓”里,生怕分析不到,而考试时考到丢了分,甚至为了让学生拿高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以至于学生感觉学语文就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是一项苦差事。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师的力量,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变成了一言堂。所有这一切,都制约了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感觉学语文是枯燥的、无趣的。
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以后,首先从自身改变,改变自己的心态,让久违笑容又重新挂在了脸上,不做“卖棺材”的老师,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课间和他们做游戏,打球,跳绳,课堂上经常结合课文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再单纯的“死扣”有限的课本,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定期组织开展了各种有趣的语文活动: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等,让学生体味学语文的快乐。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学生对我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同学们又愿意与我亲近了,把我当作他们的良师益友,经常对我说一些悄悄话了。
        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它虽然不会像美术、体育学科那样轻松、自由,美术可以用手中的笔任意挥洒,体育可以自由的奔跑,无拘无束。可是语文也有语文的快乐,一篇优美文字带来的心灵的宁静与感动,一则故事所包含的哲理与快乐等等,都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用语文,语文无处不在。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变幻多姿,让人浮想联翩,那是语文;春天里盛开的鲜花,沁人心脾,令人留恋陶醉,那也是语文。语文的内涵异彩纷呈,既有对真善美的讴歌,也有对假恶丑的鞭挞。她包含生活的知识蕴含人生的真谛,是一本大“百科全书”。生活中各种疑惑,人世间至真至善的真情,都可以从中寻觅,从中品味,都可以从语文中找到答案。报刊、杂志随处可见,电视、电影每日相伴,一则幽默笑话,一段人物对话,一段相声小品,不都是语文的范畴吗?语文学科本身也是生动活泼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字,引人入胜,回味无穷。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品味学语文的快乐,我们可以跟随作者游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双龙洞,五彩池,还有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等;我们可以跟随作者感受人间的真情,中彩那天,将心比心等等;我们还可以感受生命的珍贵,战争的残酷,生活的美好等等。同学们头疼的作文呢?我采用先做后说再写的体验式作文教学,给学生提供习作的素材,又通过大量的阅读,觅得习作方法,习作现在成了学生的乐事,经常追在我的屁股后面问什么时候发作文、写作文啊。课堂上,又有了学生的欢声笑语、各抒己见,甚至争得脸红脖子粗。而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关注语文,热爱语文,了解语文的博大与浩瀚。她不只是单纯的一个词,她是一座丰碑,是一个民族的魂!
        生活因语文而精彩,生命因语文而灿烂。让孩子爱上语文课,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