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 赵相珍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赵相珍
[导读] 美术核心素养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实验小学 赵相珍

摘要:美术核心素养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时,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美术趣味化的目的。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师首先应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及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使他们善于发现美和感知美。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素养,从而使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核心素养内容的培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现在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核心素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也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应抛弃以往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逐渐增加课堂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重视现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教学优势。
        2、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人曾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来说,一个精彩有趣的教学设计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好玩、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在教学中导入游戏的形式和特点更是吸引着学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游戏,使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更能消化学生在课间产生的多种情绪,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美术教学中。但是,在进行游戏导入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不要选择过于困难的游戏,应选择一些轻松有趣能大大提高学生兴趣的游戏。
        例如:这节课老师要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怎样锻炼呢?首先教师可以先提前告知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物体,你们需要说出跟这个物体相关联的东西,好不好呀?学生们回答:好然后,教师就可以说出“大树”,学生按照座位顺序依次接着说“树下面有草”、“草旁边有花”、“花里有蝴蝶”.....最后,学生们可以用说出来的物体画出一幅风景画。利用小游戏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培养
        1、创设情境,建立有趣的课堂氛围
        常言道:“人们对美术的印象单调乏味,其中一个原因是美术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从小学习美术,不单单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使其建立起有趣而丰富的美术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杯子的设计》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杯子的形状,教师首先拿出一个白色的平底杯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杯子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设计的,了解杯子的功能和设计步骤,巧妙地把杯子的造型与绘画相结合。进而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装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大胆创新,为以后画出丰富的画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解决了学生在绘画中没有灵感的问题。与此同时,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印象。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美术是一门锻炼审美思维的学科。美术观察是学生认识新事物的前提,也是发现美丽事物的手段之一。因此,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认真去观察新事物。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加强其创作意识,使其美术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例如:教师在讲授《快乐的小乌龟》这节课时,可以利用小乌龟的模型,让每位学生都能直观地感受到乌龟的外形,或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拟人乌龟形象,引导学生进入乌龟形象的想象,并伴随着欢快的视频音乐展开联想。同时,还能使枯燥乏味的美术作品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创意表现
        教师要提供良好的教学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以学生的美术能力为依据,进行分组教学。各组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通过“灵活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各个层次上都能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从而提高美术的核心素养,使其对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促使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程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营造一个愉悦快乐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加强对美术教学的兴趣,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周建芬.?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25)
[2]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愉快教学”策略研究[J].曾娇.?美术教育研究. 2017(06)
[3]]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的若干思考[J].张磊.??美术教育研究. 2016(22)
[4]创设生活情境提高美术教学实效的研究[J].袁俊景.?成才之路. 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