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成长德育模式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袁静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师对校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校园教育呈现智慧化发展趋势。

重庆高新区白市驿第二小学 袁静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师对校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校园教育呈现智慧化发展趋势。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可以借助智慧校园平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拓宽德育工作的路径因此,本文将从什么是智慧校园,智慧校园与德育的联系以及在智慧校园下,德育的培养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慧校园;德育模式;实践模式
        信息技术的到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设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场所已不再局限于学校。虚拟的校园网络、校园课堂的构建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在智慧校园的环境下,小学德育管理能够在虚拟的空间中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挥智慧校园对小学德育的实际作用,教师应加强对智慧校园的了解,从而推动小学德育工作朝着更加智能、人性化方面发展。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智慧校园是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校园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环境;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感知校园环境,识别老师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用数字信息化为师生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互动模式,实现以人为本、高校创新的服务模式。其核心功能是:①全方位解决学校的校务、教师信息、智能教务系统等各方面的管理问题。②使班级和学生管理模式更加的容易,如:德育管理。③能够促进家长、教师、学生三方之间的交流互动。
        因此,智慧校园作为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实现了智能化教学环境。它的建立对构建全新的智慧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慧校园与德育的联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依托智慧校园,教师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完善、更具现代社会的各类管理服务。小学德育工作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三观认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智慧校园为小学教育建立规则
        智慧校园作为小学德育的主要场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智慧校园为小学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和完善。相对于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依托智慧校园且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技术的智慧教育,有助于提升小学德育的灵活性和提高学生对德育的接受程度。同时,智慧校园以其独特的信息化技术,为构建小学德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2、小学德育进一步的完善了智慧校园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场所的智慧校园也更加迅速地深入构建。智慧校园要想高效、平稳地运行,还需要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引导。小学教育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蕴含的德育文化、教育管理都有助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完善。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成长德育的培养研究
        1、借助智慧校园创设情境,深入教学
        与间接知识相比,学生对直接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这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习惯等多方面有关,也是小学理论教学效果低于实际教学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德育教学中,学生的德育知识都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借助情境才能够发挥其作用。
        小学德育过程中,应该就此构建科学的德育模式,通过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德育内容,并让其了解德育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小学德育教师应以智慧校园为依托,借助多媒体情境创设,展现全面的德育信息。教师构建情境时选择的内容一定务必要联系实际,契合学生的生活。
        例如:教师在讲解诚实守信这一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借东西不还、考试作弊、随意许诺等动态视频。学生在观看此类情境时,由于选用的德育素材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情境,甚至发生在某些学生自身,学生在观看时会产生强烈的代入心理。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适当进行德育点拨,让其判断情境中学生的表现行为是否正确。最后,教师让学生发表遇到同类情境的看法,助其迁移、内化德育知识。
        2、家庭、学校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校期间,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学校、家庭关联作用最大,因此开展家校共联,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只有两者合力才能够发挥德育之效。但在传统德育中,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之间割裂关系严重,安全信息沟通不到位,无法发挥德育的作用。
        随着智慧校园的构建,为学校与家庭交流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学校可以记录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活动。家长也可以在空暇时间通过微信等多种交流模式与教师沟通学生各方面情况。
        例如:学校开展「安全你我他,幸福每一天」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各种事故的短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另外在哪里还看到过发生事故的场面?再由家长说一些想法,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与家长交流活动开展的情况,解答家长在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吸纳家长意见,优化活动内容。
        结束语:
        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该利用其信息化技术传播教学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促进其道德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J]. 沈英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2]智慧校园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文程樟.?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7(Z1)
[3]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探析[J].徐璐.?小学教学研究. 201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