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多丽丰
[导读] 好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时期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幼儿时期,抓住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

        多丽丰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第二幼儿园 新疆 塔城 834700
        摘要:好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时期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幼儿时期,抓住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更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也要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实现家园合作教学,才可以帮助幼儿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  行为习惯  
        引言: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以及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小班的幼儿刚进园,对一切事物都抱着好奇心。此时,需要我们老师适宜地为幼儿制定一些简单的行为要求,逐步养成幼儿的讲卫生的好习惯。例如:为了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在幼儿园我们是通过一首儿歌来教小朋友怎样把手洗干净。指导幼儿边洗边念:“清清水,哗啦啦,卷卷袖子洗手啦,先洗小手心,再洗小手背,个个手指都洗到,人人夸我讲卫生。”通过指导家长尝试利用儿歌、奖励、游戏等方法培养幼儿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每次洗手的时候幼儿都会很积极,逐步养成了勤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要对讲卫生事情亲力亲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能只是说教,需要从实践中去获得,只有亲自参与其中,成功的去完成一件事获得的喜悦才会印象深刻。幼儿园老师会教幼儿用喝完的酸奶盒制作垃圾桶,让幼儿亲自参与制作,红色的是有害垃圾,蓝色的是可回收垃圾,绿色的是厨房垃圾,灰色的是其他垃圾,幼儿亲力亲为,并乐在其中,这样很轻松的就记住了垃圾桶的分类。因此也让家长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同样科学合理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并且在与家长互动中学习以及进步。对父母来说,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就会耳濡目染,从中得到熏陶,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要以榜样的作用影响幼儿,切忌不能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在幼儿面前,家长的卫生习惯、思想品行等无不影响着幼儿,要让幼儿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的整洁,使幼儿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家园合作共育,才能逐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由于时代的变化使得家长的育儿观念发生变化,教师应注重引导家长正确的育儿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家园合作,促使幼儿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开展我是小帮手的家园活动,让幼儿在家中帮助父母扫地、擦地、洗袜子以及给爷爷奶奶拿水杯等,引导幼儿养成尊老爱幼、勤劳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能够参与其中帮助幼儿进行劳动,这会使得幼儿对于劳动更加感兴趣。开展家园活动要多多进行,将更多的育儿经验以及正确理念传输给家长,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家长有效提升育儿能力,还能使得家长更加信任幼儿园的教育,进而为开展家园活动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延伸,应与幼儿园形成相同的教育理念。因此,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参与合作共育的意识,使得家长与幼儿园能够建立起紧密的配合。但是很多家长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可能无法及时参与幼儿园的合作教育工作中来。因此,幼儿园的信息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让家长能够在信息平台中进行育儿交流,分享幼儿平时生活状态。例如:邀请“牙医姐姐”为幼儿展示牙床模具,为幼儿制作“乳牙知识”的小视频,教幼儿正确刷牙、爱护牙齿以及了解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信息平台的示范,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观看,从而形成爱刷牙的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家园同步教育,才能使幼儿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受益终身。[1]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对教师来说,教师在幼儿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对老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说:“老师说了…”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从自身做起:如要求幼儿讲礼貌,自己首先就要讲礼貌,早上见到幼儿时先问好,请幼儿帮忙的时候真诚的说“请”,得到幼儿的帮助时记得说“谢谢”,幼儿离园的时候向幼儿说“再见”。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对父母来说,父母首先要以榜样的作用影响幼儿,如:要让幼儿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进餐时安静用餐,不挑食、不说话、保持餐桌整洁等等。“言传不及身教”,所以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要为幼儿作表率,在此时形成的文明习惯,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一生中的各个方面。[2]
        四、结语
        总之,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持久性,所以要坚持不懈,不断鼓励幼儿。只有做到家园合作,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莲花.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4):99-100.
        [2]张文洁.家园携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06-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