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燕
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中心小学校 四川 中江 618100
摘要: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又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新高潮。在领导的重视和广大教师及家长的积极努力下,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几年来的课改实践,使我不由地感叹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魅力所在。在这三年中,也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和困惑;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学生与教师在课改中的变化。
关键词:民主 探索 张扬 个性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以下是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一、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
课堂是孩子的,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动,也许,这是几代人的渴求,在这次课改中孩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⒈改变教学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次要素的条件之一,新课程的改革,也同样给如何转变教学空间提出了问题。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改革:
移走讲台,建立活动角。首先我们把教室分为学习区和活动区,学习区是课桌椅,队形不定,有T字形、半圆形、马蹄形……在学习区内无讲台,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走下来,跟好朋友商量、探讨。而教师也不再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前,而是学生的好朋友,穿行在学生之间。黑板也是可以移动的,并且学习区内资源很丰富,有英语角、数学角、每日一星……让每个孩子都展示自己,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活动区里是学具,学生可以在活动区开展活动。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学生就可利用活动区内开展“小小银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此自由地思考、想象、发问、选择。
⒉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畅通交流,教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
⒊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
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 二、自主探索——把权力让给孩子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让学生学得自由和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⒈妙导巧引,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疑问,用疑问激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我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几个人,每个人用几只碗?几只筷子?坐几张凳子?……再引到教室里的课桌,每人一张,全班共要几张?从而引出“乘法”。
⒉开展游戏,吸引参与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讲故事等形式来开展各种教学内容的学习。这样既注重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合作,交流,又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突出动静结合,从而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的情感。
三、张扬个性——把发展留给孩子
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事。”常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千节课,似乎觉得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但要问自己的教学特色有哪些,说不清。这是我们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经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⒈活用教材
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来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
?? ⒉开放空间
也许有的老师会担心: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我讲我的,这能学会吗?要不要优化算法?其实不然,学生只有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一些引导、点拨,少一些讲解,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课程改革实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你会发现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无论是我们的课堂,还是我们校园,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教师的行为在变化——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老师经常被难住,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的教师甚至说自己在课堂上就象节目主持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与生活的距离。
课堂氛围在变化——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能运用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民主。老师们带着尊重,带着赞赏走近学生。
学生的情感在变化——记得在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每提出一个问题,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谈到最喜欢哪一门课,学生说都喜欢。
课改中的孩子是快乐的,课改中的教师是幸运的,课改中的课堂是活跃的。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新课程所向往,所倡导的理想境界。面对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握实际,大胆实验,与数学课程改革之士一路同行。